台灣土地銀行總行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
台灣土地銀行,簡稱土地銀行、土銀,是台灣一家成立於1946年的大型銀行,總行位於台北市館前路上,係改組日治時代原日本勸業銀行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五個支店而成立。
台灣土地銀行總行的建築座北朝南,西鄰懷寧街,正面朝館前路與國立台灣博物館斜對,建築物以西歐古典建築元素為基礎,寬厚的壁柱與檐牆,配合柱頭、牆體、檐口及女兒牆上渾厚的裝飾紋樣,沿街廓立面有八石柱,四端柱頭山牆以假石構成的獅面雕飾及捲曲植物紋樣作裝飾,流露出日本昭和時期「洋風復古」的審美趣味。同時還結合了台灣「亭仔腳」的騎樓空間,予人厚實、古典又新潮的視覺感受。
但是台灣土地銀行總行在建築上真正先進的地方,是當時採用大跨距鋼骨桁架結合鋼筋混凝土屋頂版的新工法,混合了木摺與金屬網的隔間牆、重錘鐵窗、石膏飾版等新建材,以及現代冷房設備、消防系統、自來水與瓦斯等新設備。在當年這不僅是棟非常先進的建築物,更是日治後期台灣建築技術及工藝美術的具體實證,也因而台灣土地銀行總行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並修繕加以保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光復,國民政府為了配合在台推行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政策,國庫撥充6千萬資本,以日治時期日本勸業銀行之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五個支店為據點,依中華民國法律,於1946年9月1日正式成立「台灣土地銀行」。1965年台灣土地銀行總行由於業務上的需要,遷至附近的「建業大樓」,這個館便開始閒置,直至1991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古蹟,2006年台灣土地銀行總行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展開古蹟修復再利用的工程,讓這座古蹟變成國立台灣博物館的第二展覽館,並定位為探討古生物演化的自然史博物館,這也是台灣首座以古生物演化史為經營方向的專業博物館。其開館大展「台博古生物大展」,有全長27公尺的「黃河巨龍」與暴龍等恐龍化石。
台灣土地銀行總行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將列為古蹟的台灣土地銀行總行,修復後委由國立台灣博物館代管營運,成為「台博館土銀展示館」,並於2010年1月31日正式對外開放。往後參觀民眾只要花20元台幣的門票錢,就能一次參觀台灣博物館以及土銀展示館這兩個展場。
台博館土銀展示館的基地建築平面採ㄩ字型配置,基地總坪數547坪、建築總坪數545坪,西翼樓高3層、東翼4層,主展場位於大廳,長40公尺、高10公尺、寬15公尺。
「台博古生物大展」的展出內容規畫,主要從46億年前地表受到隕石與彗星撞擊、地球誕生開始的「古生代」開始,接著是2億3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此時出現「陸棲霸主」恐龍,長度動輒達60-70公尺,在地球生活了1億6000多萬年。而「新生代」則是哺乳動物高度演化的時代。
走進台博館土銀展示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據大廳的恐龍複製化石,包括體積大得駭人卻吃素的黃河巨龍,一旁則是張牙舞爪的肉食性恐龍「暴龍」,身邊圍繞著5、6隻體型嬌小但身手矯健的迅掠龍,展現他們團體獵食的特性。懸掛在挑高10米天頂上的還有布氏鯨、海豚等動物骨骼。台博館藏的珍稀化石真品有「胡氏貴州龍」化石,化石顯示這隻貴州龍懷有身孕,是胎生動物,還有內含胚胎的竊蛋龍蛋化石,同樣珍貴,非常值得一遊。
此外,台博館土銀展示館還有展示在印尼爪哇島上挖掘到的「矽化木」,矽化木是一種變成化石的植物,生物死後大多會被細菌分解掉,唯有在特殊環境保存下才會有矽化木的產生。另一特別的展示品是印度象「阿沛」的骨骼標本,據傳阿沛是大象林旺的元配,同樣是跟著國民政府轉進來台,死後做成標本為台博館收藏。
註:台灣土地銀行台南分行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勸業」在日文中乃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初成立之時,設於台南火車站前,台灣光復後改為中華日報,民國70年拆除興建大樓,1937年(民國26年,日本昭和12年)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於白金町(今忠義路)與末廣町(今中正路)新建行舍,由當時的日本勸業銀行建築課負責設計,可以說是興建於1933年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姊妹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正式改名為台灣土地銀行台南分行,並沿用至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