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eairforce
台北孔廟最早主要創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當府城於光緒五年(西元1879年)動工,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文廟即是當時臺北府的孔廟。
台北府孔廟初建時,由當時的台灣兵備道夏獻綸與台北知府陳星聚負責督工,在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完成了大成殿、儀門與崇聖祠。第二年,再由台北仕紳提議募捐,再建造禮門、義路、櫺星門、泮池與萬仞宮牆,到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才完成竣工,形成頗具規模的孔廟。這座台北孔廟在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每年均如期舉行盛大祭典,為台北讀書人之盛事。到了光緒十七年(西元1891年)邵友濂繼任巡撫之後,派員赴福建添購孔廟祭祀用器,且敦聘禮官樂師來台北教習。
在台北孔廟創建期間,在清朝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期間,發生了臺灣割讓給日本,第二年日軍進佔臺灣,開始了日治時期的殖民統治年代。
日治初期,抗日義軍蜂起,日軍於是進駐台北孔廟,此時至聖先師及先賢牌位多被損毀,禮器與樂器也大都遺失,台北孔廟建築物逐漸遭到荒廢,而祭孔典禮也停止了。至光緒三十三年(西元1907年)日人為了建立日語學校,乃拆除孔廟,並利用其址建造第一高等女學校(今日的北一女)。不久,再於日語學校之內建一小閣,重彫至聖先師及諸賢之牌位奉祀,每年的孔誕開閣,由學校師生致祭。
民國六年(西元1917年)元月,當時台北的詩人團體瀛社及大正協會會員組織崇聖會,推舉日人木村匡為會長,由台北士紳顏雲年,李景盛為副會長。每年農曆8月27日孔子誕辰,從日語學校小閣恭迎牌位,於大稻埕公學校、蓬萊女子公學校或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等處舉行祭典。雖然主事者力倡重建孔廟,但經濟條件不足,始終未能償願。
到了民國十四年(西元1925年),臺北士紳黃贊鈞、陳培根、辜顯榮等人再次邀請及募款建廟事宜。於同年2月成立臺北聖廟建設籌備處,共募集約5000多坪作為孔廟的建築基地。
在台北孔廟的土地與經費問題解決之後,其次就是要聘請台北孔廟的設計師。當時,由於台灣沒有新建孔廟的經驗,所以擬聘請唐山師父來建造。早先於民國九年(西元1920年)時,當時的泉州名匠王益順受邀來台北修建艋舺龍山寺及新竹城隍廟。他的設計頗為眾人賞識。所以就聘請他擔任台北孔廟的總工程師,擔任主要設計與建造的工作。王益順為泉州惠安縣的溪底村人,為清末福建最有名望的建築木匠,廈門的南普陀寺即由他修建。他將中國南方建築的許多精華,表現在台北孔廟之中。因此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台北孔廟,可說是很典型的中國傳統閩南式建築。
民國四十年(西元1951年),開始組織臺北孔子廟管理委員會,推動每年孔廟祭典事宜。至民國六十年(西元1971年),經行政院核交臺北市政府接管,並於民國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正式成立臺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並隸屬於民政局。
台北孔廟主要採用曲阜本廟建築設計,樑柱門窗皆未刻字顯得樸實又莊嚴。台北孔廟的外觀特徵凸顯中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其布局依序為萬仞官牆(酒泉街上照牆)泮池、檽星門、儀門、大成殿及崇聖祠;牆的典故出自論語為孔廟必備。傳說是表示沒人敢在孔老夫子門前賣弄文章。
台北孔廟的建築除了較簡單樸素,不像一般廟宇有華麗的裝飾之外,連門口也沒有放置一對石獅子,台北孔廟以大成殿為主,站在大成殿外,可看到中間的屋頂上,有一對圓筒,叫做「藏經筒」。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為了便於統治,所以實施「焚書坑儒」的愚民政策,曾經燒毀書籍、殺害讀書人,當時讀書人為了把書籍保存下來,就在屋頂上蓋了個像煙囪的藏書筒,把書藏在那裡,來避免被燒毀的命運。所以孔廟也建有藏經筒,以表達對當時讀書人愛書精神的敬佩。同時,在前方屋頂上,有梟鳥的雕飾。梟鳥是一種既不孝順又殘暴的鳥,可是孔子也對牠施予教化,所以梟鳥雕飾,是代表孔子「有教無類」的精神。
另外,位於台北孔廟大成殿兩邊階梯的中間,有一塊刻有龍身浮雕的斜面台階,叫做「御路」,是當時皇帝或神明上、下殿堂時的踩腳石。還有,台北孔廟所有的柱子、門窗也和其他的寺廟不同,上面都沒有文字,據說這是表示沒有人敢在至聖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而且廟中也沒有塑像。在古代,孔廟原有孔子塑像,但因雕刻技術不同,有些塑像無法表現孔子神態,所以明太祖時,就下令以後新蓋的孔廟,都以牌位取代塑像,到明嘉靖皇帝,則下令撤消全國孔子像,完全使用牌位。從此以後,雖然改朝換代,卻都依循這項規定,使孔子因沒有神像的神化,相對地更突顯出其人格的偉大。
台北市大龍峒的老街裡座落的這一座清光緒年間建構的「孔廟」,歷史悠久,先後歷經日治時期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日後的古蹟修復,今日的孔廟,已作為平時集會、講座、讀經及書法等研習課程及藝文活動的場所,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當天還會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並且還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海內外人士來此觀賞由學生在大成殿外的月台上,所表演的八佾舞。
台北孔廟祭典從迎神開始,接著行上香禮、三獻禮、讀祝文、飲福受胙、望燎,最後送神,完成整個祭祀程序。過程中,你可以看見身穿暗紫色的禪衣禮生,陪引主祭正獻官等虔敬行禮。整個祭典過後,會有許多人爭著為子女或自己拔智慧毛(牛毛),象徵祈求子孫增長智慧、求學過程順利。
臺北孔廟旅遊相關資訊
景點地址: 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
營業資訊: 週二~週六08:30-17:30;週日及國定假日08:00~17:30;週一休館
公車:搭2、41、246、288、669、紅33公車至大龍峒保安宮站下車。
(1)大龍峒站:41、201、288
(2)酒泉街口:指南2、指南5、40、41、201、215、223、250、288、302、304、601。
(3)庫倫街口:21、26、266、268、280、290、304、616、618。
高鐵:搭高鐵至台北站下,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台灣高鐵網站http://www.thsrc.com.tw/
捷運:臺北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下車,沿淡水線圓山站2號出口前行約8分鐘即可抵達。
註:孔子生於周靈王21年8月27日(陰曆),經專家研究換算為國曆的9月28日,因此便將該日訂為孔子誕辰紀念日,又稱為教師節。
- Oct 29 Fri 2010 19:04
日治時期的臺北孔廟興建沿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