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後期因為興建台灣神社而被迫遷移的劍潭古寺

今日「劍潭」的地名由來,其實有一段歷史性的傳奇故事,傳說鄭成功有一次領兵經過此潭,潭中突然出現蛟龍之類的水怪興風作浪,害人無數,鄭成功於是就把其腰邊佩掛的寶劍,迅速往潭中的蛟龍擲去,從此潭水平靜,而此潭也因鄭成功的擲劍平妖,而被命名為「劍潭」,而後逐漸演變擴大為其周遭附近的地名。

劍潭古寺原址位於今日的臺北圓山基隆河北岸的劍潭山上,坐西北朝東南,背山面水,風景相當秀麗。劍潭古寺是最早出現於清代方志中的臺北盆地古剎,再加上關於鄭成功與劍潭的歷史性的傳奇故事,香火十分鼎盛。推算劍潭古寺的確實建造年代,根據臺灣府誌說的描述「觀音寺,在八芝蘭劍潭」。另外按照淡水廳誌記載「劍潭寺,乾隆38年,由吳廷誥等人捐建。該寺有碑記,描述僧人榮華和尚,路經此地,遇到一條蛇擋路,以卜筮占吉兇,大吉,便在此建場興寺。之後,又有白衣大士托夢指示,將有八隻舟楫從上海經過基隆,可以籌募基金,果然靈驗,劍潭寺遂成」,所以劍潭古寺推算至今應該有370年以上的悠久歷史。明末清初(明鄭時期)草創時期的劍潭古寺,原名觀音寺,正殿前的牌樓落款也清楚寫著「大直、觀音」,由此可見劍潭古寺當初主要以觀音菩薩為祭祀的主神。

今日的劍潭古寺則位於台北市大直北安路805巷6號,但是並非原先劍潭古寺最初興建的位址,劍潭古寺最初整建於台灣明鄭王朝時期,初建於劍潭北岸、劍潭山南麓,背山面水,風景清幽。劍潭古寺在歷經清朝乾隆38年及清朝道光24年的寺廟重修,規模漸趨宏偉,至日本大正12年,由當時的名匠陳應彬主持劍潭古寺的大修工程,格局擴為三殿式,中殿為八角形,左右設置鐘鼓樓,廟貌極為華麗。

但是日治後期(大約在日本昭和2年,1927年)因為當時的台灣總督府欲擴大台灣神社(今日的圓山大飯店現址)的社域範圍及敕使街道,並闢建台灣護國神社(今日的大直忠烈祠現址)的參道,於是下令劍潭古寺遷移到較偏遠的大直北勢湖山麓,劍潭古寺因此被迫遷建至今日的台北市大直現址,並且大約在日本昭和12年(1937年)重新落成。劍潭古寺入廟前有一牌樓,青綠色的瓦頂下寫著「劍潭古寺」4個字,劍潭古寺就遷建在這一片林園當中,園內目前仍然保留著劍潭古寺舊有的廟柱及石碑等歷史文物,柱上殘留的許多歲月的痕跡,有著極濃厚的古寺歷史味道。劍潭古寺因為遷建後的地理位置偏僻,寺廟不似以往那樣的香火鼎盛,但是卻也因此多了一份清幽寡境的味道。

在劍潭古寺園內豎立的眾多舊石碑中,其中年代最古老的為清朝咸豐二年(1852年)所立的「奉憲示禁碑」,當時的立碑者為「署臺灣北路淡水總捕分府加十級紀錄十次張為」。碑文如今已漫滅難辨。至於劍潭古寺園內其它的舊碑文碑柱,有清朝道光年間、有清朝嘉慶年間、有日本大正年間的舊碑文碑柱。劍潭古寺的廟柱對聯碑文多以「劍潭」兩字為題來發揮,例如「劍氣沖霄星北斗,潭光印月極西天。」、「潭煙駕霧活如來,劍氣凌雲觀自在。」2000年代,大直劍潭古寺因為極具歷史保存的價值,終於獲得台北市政府正式宣佈為市定歷史性建築。


劍潭古寺的相關旅遊資訊:

寺廟位置: 臺北市104中山區北安路805巷6號 

開放時間: 每日06:00~18:00
 
交通資訊:

公車:21、28、33、42、72(直達)、72、208(基河二期)、222、247、247區間車、256、267、267副、286、286副、287、287區間車、287夜、620、620區間車、646、646區間車、902、棕16、紅2、藍26至劍潭寺站步行約5分鐘
 
捷運站名:至捷運劍潭站下車再轉乘公車,從捷運劍潭站下車轉搭紅3接駁公車在劍潭寺下車,步行大約5分鐘即可抵達劍潭古寺。


綜合參考資料:日治時期的台北古蹟物語 /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UBASA 的頭像
    TSUBASA

    eTaiwan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