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eairforce
台北古城門-北門(承恩門)
台北府城於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台北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也可以說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台北古城一共有5個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是清光緒年代,劉銘傳時期所建造的,主要是鼓勵當時的商人在台北城內發展,投資興建房舍,形成街道,並活絡經濟發展。
台北府城北門的地理位置位於台北市火車站附近,原名「承恩門」,建於1884年,為台北市唯一保持原貌留存至今的清朝古城門。台北北門的門高二層,城樓自簷口以下以厚實磚牆將四面封住,外粉石灰並塗朱漆,前後各闢三個小開口,居中為圓洞,兩旁為矩形,外觀予人厚實嚴肅之感,也是一座利於防衛的堅固堡壘。台北北門古城門臺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台北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經交錯堆砌而成,城門中央開圓拱形孔洞,外拱比內拱小,兩拱中間為方形,供城門扇開啟用,門用鉚釘鐵皮保護,厚重而堅實。圓拱門洞上方有「承恩門」橫額,屋頂採用歇山單簷形式,燕尾起翹、曲線流暢,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台北府城的北門又稱承恩門,是早期城內通往大稻埕一帶的主要孔道。門有2層高,城樓採用厚實牆體圍起的封閉形式,宛如一座堅固的堡壘,2樓前後只留方形和圓形窗洞,便於監視防禦。北門在初建時與東門相同也有外郭,即俗稱的甕城,上有橫額題字:「巖疆鎖鑰」,可惜在日據時期遭到拆除,並移到台灣總督府官邸內作為涼亭下的基石,今已移至北門的前方空地上,供後人參觀及憑弔。
1895年6月7日,已經於台灣北部登陸的日軍應當時的台北仕紳代表辜顯榮等人請求,準備進入當時接近無政府狀態的台北府城。於台北北門外躊躇不前時,又得一陳姓老婦協助,兵不血刃地從北門進城,同時也開啟了日治時期的序幕。
後來日本人執行「市區改正」計畫,至1904年已拆除了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後,原本欲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古城門,後來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極力支持,剩下的4座台北古城門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之後又於1935年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台北原有的古城牆被拆除後,牆基皆重新開闢為三線林蔭大道(當時通稱為三線路)。台北北門的位置正好位於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與西三線路(今中華路)間的接點,加上其他整建或新設道路的交會,變成立於圓形安全島上的台北北門,有逐漸成為道路交通要衝地標的態勢。而在台北北門的附近,日本人也新建了兩棟公共建築—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1919年落成,今 台灣鐵路管理局舊舍)與台北郵便局(1930年落成,今 台北郵局)。
近年交通建設規劃中原要被拆除的台北北門,隨著台灣保存古蹟及文化遺產的觀念興起,於是依照原樣留下了台北的北門古蹟,台北北門也成為台北古城門的5座城門當中,唯一以清代風貌保留下來的古城門,是台北現存最珍貴的國定古蹟之一。1983年台北北門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並由相關權責單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予以妥善維護及保存。台北北門在台灣歷史上,是台北設府的見證,具有政治上、墾拓上、國防上的內涵與意義,對台北市而言,它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台北府城建城的一個最早源頭與記憶的起始,更是值得珍惜與向後世子孫述說的台灣代表性歷史建築物及古蹟之一。
- Oct 27 Wed 2010 20:53
日治時期台北城內最重要的古城門 - 台北北門 (承恩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