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建於台北草山水道系統內的水管路
1895年(清朝光緒21年),在日清雙方簽署的「馬關條約」下,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帝國後,當時為了反抗日本人的統治,臺灣有部分抗日義軍在簡大獅的率領下退守台北大屯山區及金山一帶與日軍周旋,因為在地形上有利於台灣民間反抗軍的藏匿,游擊部隊神出鬼没,帶給日本殖民政府很大的威脅,當時為消滅臺灣民間的日本反抗勢力,日方一面誘之以利,一面積極開闢台北草山附近的道路,以加強其軍事統治的目的。
日治時期建於台北草山水道系統內的水管路
1895年(清朝光緒21年),在日清雙方簽署的「馬關條約」下,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帝國後,當時為了反抗日本人的統治,臺灣有部分抗日義軍在簡大獅的率領下退守台北大屯山區及金山一帶與日軍周旋,因為在地形上有利於台灣民間反抗軍的藏匿,游擊部隊神出鬼没,帶給日本殖民政府很大的威脅,當時為消滅臺灣民間的日本反抗勢力,日方一面誘之以利,一面積極開闢台北草山附近的道路,以加強其軍事統治的目的。
花蓮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傳統佛寺-慶修院(舊日本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
慶修院主要創建於日本大正元年(1917年),前身是日本真言宗高野派「吉野布教所」(原名高野山布教所),其創建的歷史背景為西元1917年,日本殖民政府為了安定遠渡重洋到台灣東部開墾思念故鄉的日本民心,同時提供一個讓日本移民安定的力量,也為了日本宗教的傳教,一位名為川端滿二的長者,於是決定在花蓮吉野籌建屬於日本真言宗高野派的「吉野布教所」,即現今的「慶修院」。「慶修院」在當時除了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中心之外,也具有日語講習班、醫療所、喪葬法事服務等多種功能。1945年「吉野布教所」正式改名為「慶修院」,直至1997年4月1日才由台灣內政部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台北市於日治時期現存規模最大的佛寺-善導寺
善導寺,全名財團法人台北市淨土宗善導寺,位於台灣台北市忠孝東路,為主祀釋迦牟尼之佛教廟宇。善導寺興建於日治時期的1925年,原名是「淨土宗台北別院」,寺廟所在地位於當時的樺山町,為日治時期城中地區(台北舊市區)日籍佛教徒的信仰中心,善導寺因以淨土宗「善導」大師而得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台灣之後,善導寺改由外省籍佛教人士負責接收經營。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的原用途為日治時期的「草山公共浴場」
日治初期,為了抗拒日本異族的統治,台灣各地掀起了一股抗日的熱潮,但是由於日本帝國經過明治維新的現代化洗禮,整體武力可謂船堅砲利,憑藉著單薄武器的台灣抗日義軍終究寡不敵眾。此時位於台灣北部的抗日義軍在簡大獅的號召率領下一度退守台北大屯山區及金山一帶與日本帝國軍隊繼續武力周旋,帶給日本殖民政府莫大的心理威脅,為了完全勦滅台灣民間抗日的勢力,臺灣總督府一方面誘之以利,一方面乃積極開闢草山周邊的對外連絡道路,因而在1901年首度發現台北草山具有高品質的溫泉等地熱資源。日本殖民政府當時為了經營及開發草山的溫泉與地熱資源,於是開始有計畫的在台北大屯山和七星山附近一帶進行大規模的人工造林工程,並於10年內在將近2,000甲的草山山地上種植數百萬株喬木,並開闢台北各地直通草山的公共道路、建設綜合性的溫泉休憩設施,將草山(今日的陽明山)從芒草叢生的一片荒野逐一改造成為櫻花遍佈的台北高級公共公園,因此草山各類公共浴場、俱樂部、溫泉旅館與官方療養院所紛紛設立,草山地區觀光產業此時也初見繁華景象。
日本境外唯一獲得完整保留的日本神社建築-桃園神社
日本人對於神社設有社格制度,每一座神社都有一定的地位,日本人將神社的地位稱作是神社的「社格」,其中國家經營的神社稱作「官社」,其餘的則稱作是「諸社」。官社中則分為「官幣大社」、「官幣中社」、「官幣小社」、「國幣大社」、「國幣中社」、「國幣小社」6種。而諸社則分為「府社」、「蕃社」、「縣社」、「鄉社」、「村社」6種。其餘的神社則稱為「無格社」。1873年增加了紀念歷史上功臣的「別格官幣社」。重要行政單位所在地的神社,其地位「社格」通常較高,也較受重視。以台灣而言,神社社格最高的是位於台北圓山的「台灣神社」,社格是「國幣大社」。往後各地所興建的神社大體都是以「台灣神社」為藍本而興建。
孫文來台曾下榻的「梅屋敷」(逸仙公園及國父史蹟紀念館)
逸仙公園又稱國父史蹟紀念館,現址為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公園面積約為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建於日治時期初期面積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本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日式旅館。
日治時期的臺北孔廟興建沿革
台北孔廟最早主要創建於清朝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臺灣北部設置臺北府,當府城於清朝光緒5年(西元1879年)動工,隨即在城內南門內建造文武廟,兩座廟皆朝南,文廟在左,武廟在右,文廟即是當時臺北府的孔廟。
日治時期台中綠川和新盛橋的歷史
綠川原名「無名溪」、「新盛溪」,西元1912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巡視新盛溪,因河岸景色綠映青翠而改名綠川至今。為台中市中心四大河川之一,與柳川、梅川、麻園頭溪並列其名。綠川是台中市人文發源地,最早歷史起於清代,主要是因綠川流經台中盆地所形成一低窪平原,清朝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皆居住於此,正確位置為位在現今台中公園周圍一帶所發展出的市街。日治時期於1908年(明治41年),日本人為了當年臺灣縱貫鐵路開通,在台中舉辦慶祝通車典禮而興建一座橫跨綠川橋樑-「新盛橋」,當時新盛橋的整體工程主要是由臺灣總督府負責監造,新盛橋採拱形橋樑設計,寬10公尺,長22公尺,附有燈柱及欄杆,欄杆部份有藝術風格的鑄鐵作為間隔。新盛橋正確位置位於今天台中市中山路與綠川東街、綠川西街,如今更名中山綠橋,是台中市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