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山頭拚觀光  日本土木技師「嘉南大圳之父」、「烏山頭水庫之父」八田與一是賣點 

台灣烏山頭水庫風景區已成日本觀光客造訪的熱門景點,去年日本旅客人數大約4000多人次,較前年小幅成長。嘉南農田水利會長楊明風說,待八田與一故居整建完成,可望吸引更多遊客前來。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從台北苗圃到台北植物園的歷史沿革

由林業試驗所所附屬的台北植物園位於今日台北市的西南側,距離總統府約0.5公里,正確的位置在台北市博愛路的南端,佔地約8公頃左右。溯至日本明治28年(1895年,清朝光緒21年),日本統治台灣的初期,為了栽育行道樹及庭園樹苗,當時由台灣總督府殖產部研議成立苗圃,隸屬於台灣總督府殖產課,並於12月30日選定小南門旁邊的陸軍用地作為苗圃用地。當時苗圃主要由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的林業試驗場負責管理,面積初期不及5公頃,日本明治29年(1896年,清朝光緒22年)1月6日正式設立苗圃,當時所收集的種子苗木主要來自於日本東京新宿御苑與駒場農科大學林學科寄贈,另外一部份經東南亞日本各領事館協助收購而來。所培育出的19萬2,269株,乃贈給各公家機關、學校、公園、民間住宅庭園及都市作為行道樹使用。日本明治32年(1899年,清朝光緒25年),苗圃曾一度因為興建陸軍衛戌醫院而遷設於台北大龍峒及圓山附近。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曾被改為陸軍衛戍醫院及學校的台南赤崁樓

赤嵌樓,是一座具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城,除了安平古堡之外,赤嵌樓可說是全台灣最古老的荷蘭式建築物遺跡。300多年來赤嵌樓歷經滄桑,從荷據經過明鄭、清代、日治,一直到光復後的今天,赤嵌樓活生生就像一部台灣歷史的縮影,因此被列為一級古蹟,成為台南最著名的歷史觀光景點與精神象徵。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臺南地方法院為日治時期臺灣的三大代表性建築之一

1895年日本因日清「甲午戰爭」中大勝,在隨後的日清「馬關條約」簽訂下占領臺灣,日本殖民政府開始著手將當時西方的司法制度正式引進臺灣。不久因臺灣各地的抗日活動有愈演愈烈之勢,日本殖民政府於是對臺灣全島施行軍政至1896年3月31日為止。在施行軍政期間,臺灣總督府曾於1895年10月7日,以軍事命令發布「臺灣總督府法院職制」,依據該命令,臺灣除設置臺灣總督府法院之外,另外在臺灣各地還設有11個支部,臺灣總督府法院台南支部是其中之一,此即今日的舊臺南地方法院的前身。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台北西門市場旁神社-台北稻荷神社舊址

台北稻荷神社是日治時期曾經在台北市存在過的神社,位於現在的西門町西門紅樓的旁邊。台北稻荷神社於1911年(明治44年)6月舉辦鎮座式,1937年(昭和12年)10月列格鄉社,主要祭祀倉稻魂命(掌管財富、守護農業生產和民眾生命之神),台北稻荷神社前並有石雕狐狸,是稻荷神社的守護獸,當時的台北稻荷神社有許多的日本人信奉,香火相當鼎盛。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公會堂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帝國在台灣的受降地-台北公會堂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台灣神社的歷史記憶

日本殖民政府統治台灣50年期間,日本官方於台灣各州廳認定的神社共68座。若包括其他非官方認定的神社或神社之遙拜所在內則總數超過200座。興建神社同時也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治台的重要宗教政策。希望藉由台灣各地的神社運作,可以達到教化台灣人,使台灣人「皇民化」為大日本帝國臣民的目的。台灣各地的神社就是在此一宗教政策的前提之下,陸陸續續興建的。為了推廣台灣總督府種種的教化運動,日本人甚至提出了「國有神社,家有神棚」的口號,企圖在台灣全島推行「神社中心說」的「一街庄一神社」的神社興建計畫。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松山飛行場和台北南飛行場的歷史沿革

飛機棚廠、氣象台加上旅客接待室,這三棟建築就是日治時期最原始的松山機場建築物,落成於1936年,當時叫做台北飛行場。當時的機場跑道為了因應風向,特別建造了兩條,呈現 V 字型,台北飛往日本及亞洲國家的民航機都在這裡起降,是台灣第一座國際機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台北飛行場被美軍轟炸機密集轟炸、面目全非,直到1960年代才又擁有新生命。佔地1500平方公尺的航廈也正式落成,台北飛行場搖身一變,成了台北國際機場,一度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對外門戶,但隨著桃園中正機場的興建後又逐漸沒落,如今因為直飛中國上海、日本東京及南韓首爾,又有了另一種發展的可能。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治時期北投公認溫泉品質最好的溫泉旅館-星乃湯

星乃湯的歷史沿革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濟護國禪寺傳統日本式石雕佛像的歷史

台北市定古蹟「臨濟護國禪寺」位於台北市中山區酒泉街(台北捷運圓山站旁邊),正確位置即位於圓山西麓一側,臨濟護國禪寺創建於1900年,並於1911年正式落成,1912年6月21日舉行落成佛像安座大典。為日治初期日本僧人梅山玄秀(梅山得庵)禪師(1858年-1920年)所建立,當時他受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之邀來臺弘法佈教,臨濟護國禪寺同時也是台灣唯一冠以護國之名的佛寺。兒玉源太郎總督曾作〈寄圓山鎮南山〉之七言詩以茲紀念,臨濟宗為有別於曹洞宗的一支佛教宗派。

文章標籤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