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
玉山是臺灣布農族原住民的聖山,鄒族語稱其為Pattonkan(音譯漢字八通關)。另外,居住於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鄒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兩者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間編篆的《台灣府志》中,也有記述:「玉山,在鳳山縣。山甚高,皆雲霧罩於其上,時或天氣光霽,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可見玉山作為漢名,在清朝已開始流通。
日治時期全日本第一高峰的新高山-玉山
玉山是臺灣布農族原住民的聖山,鄒族語稱其為Pattonkan(音譯漢字八通關)。另外,居住於玉山下的另外一支原住民民族鄒族,則稱呼玉山為Panguno Rakaso,兩者皆是指「石英山」的意思,蓋因冬季時山頭積雪反光,狀似石英玻璃般閃爍之故。而在清康熙年間編篆的《台灣府志》中,也有記述:「玉山,在鳳山縣。山甚高,皆雲霧罩於其上,時或天氣光霽,遙望皆白石,因名為玉山。」,可見玉山作為漢名,在清朝已開始流通。
全台灣著名溫泉勝地簡介
在地形與優越自然條件孕育之下,因此台灣的溫泉資源相當豐富,幾乎從南到北都有泉質優越的溫泉。台灣的溫泉歷史緣起於北投,根據考證已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早期以四大溫泉為主,包括北投、陽明山、關子嶺及四重溪四大溫泉,如今台灣各地都陸續探勘到溫泉,溫泉的密度堪稱世界之最,而大部分的溫泉都集中在中央山脈及山脈兩側的山谷中,溫泉資源相當充沛。
外觀最完整的日治時期火車站-台中火車站(台中驛)
日清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日本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後,獲得台灣的統治權。明治28年(1895年)6月7日,日本人首度佔領台北,6月17日台灣總督府宣佈始政,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記即以確立台灣全島治安為前提,向日本本國提出興建台灣南北縱貫鐵路的計劃,並獲得批准,次年(明治29年,1896年)3月14日,隨即著手台灣南北縱貫鐵路路線的相關調查。
日治時期特別興建的浴場泡澡專線-新北投乘降場(新北投驛)Shinhokuto
日清發生甲午戰爭後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之下,使得清朝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臺灣總督府在領台殖民後深刻的體悟到從淡水港上岸的各項物資運送到台北內地的重要性,於是臺灣總督府當時毅然決定將清朝末年台灣巡撫劉銘傳時期所鋪設的臺北到基隆段的輕磅鐵軌(36磅/碼)拆下來改舖臺灣最早的支線鐵道-淡水線(完工通車於1901年8月25日)。淡水線最早的通車營運地點共計有臺北、圓山、士林、北投、江頭及淡水驛站,後續又增加有大稻埕起站、北門、大正街、雙連、宮之下與唭哩岸等五個中途乘降場。
土地銀行台南分行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銀行是日治時期才引進台灣的近代化金融機構,今日的台灣土地銀行台南分行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勸業」在日文中乃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的意思。日治時期日本勸業銀行在台營業的主要目的,乃是為了促進台灣農業、漁業等事業的蓬勃發展,有助於當時日本政府在台灣實施「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事業。日本勸業銀行也為日治時期當時繼大阪中立銀行和日本銀行之後,在台灣開設據點營業的日本本土銀行,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最初成立時,是設於台南火車站前,直到日本昭和12年(1937年)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才於白金町(今日的忠義路)與末廣町(今日的中正路)新建行舍,整體銀行的建築設計主要是由日本勸業銀行建築課負責設計及監造,施工單位則為東京清水組,基本上可以說是興建於1933年日本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姊妹作。
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開發計畫下所遺留的歷史古蹟建築
「阿里山」的名稱由來及傳說極富傳奇色彩,相傳於200多年前台灣原住民鄒(曹)族中有一酋長名叫「阿巴里」,其勇敢善獵常常由達邦翻山越嶺,至今日的阿里山附近打獵,且每次都是滿載而歸,後來「阿巴里」常常帶其族人入山打獵,每次也均有極豐富的成果,其族人為了敬仰「阿巴里」的英勇,乃將其地名稱為「阿里山」。
日治時期全台第一個官辦日本移民村-花蓮吉野村
今日位於台灣東部花蓮的吉安鄉吉安村在日治時期的村名稱為「吉野村」,是當時大批日本人移民的主要居住據點。花蓮吉野村曾經是全台灣第一個日本殖民政府官辦的移民村,當時花蓮吉野村的設置背景與1908年「七腳川事件」有關。花蓮吉安鄉早期是台灣原住民阿美族聚居的地方,原本名為「七腳川」,在阿美族語裡就是「柴薪很多的地方」,這片美麗的土地在日本人強佔為移民村之前,一直是阿美族人安居樂業之地。後來日本人和阿美族人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抗爭,最後阿美族人不敵日本現代化的軍力,有200多名阿美族人被迫遷徙移往花蓮鯉魚潭或台東。
日治後期因為興建台灣神社而被迫遷移的劍潭古寺
今日「劍潭」的地名由來,其實有一段歷史性的傳奇故事,傳說鄭成功有一次領兵經過此潭,潭中突然出現蛟龍之類的水怪興風作浪,害人無數,鄭成功於是就把其腰邊佩掛的寶劍,迅速往潭中的蛟龍擲去,從此潭水平靜,而此潭也因鄭成功的擲劍平妖,而被命名為「劍潭」,而後逐漸演變擴大為其周遭附近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