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社-台灣日日新報社遺址
「臺灣日日新報」創刊於1898年(清朝光緒24年,日本明治31年)5月6日,是由日本人守屋善兵衛在當時擔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大力協助之下,併購《台灣新報》及《台灣日報》而成,日治時期當時與《台南新報》、《台灣新聞》並列為台灣三大報,由日本人木下新三郎擔任社長兼主編,台灣總督府負責補助辦報的相關經費。1898年5月6日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是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並兼發《府報》與台北、新竹兩州的《州報》。當時最高發行量還曾達50,000份之多,而在台工作的日本人、駐守在台灣各山區的日籍警官都曾經爭相訂閱。至1944年4月1日台灣總督府將「臺灣日日新報」在內的6家報紙合併為《台灣新報》為止,「臺灣日日新報」也是台灣日治時期發行時間最長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創刊初期有6個版面,1910年11月以後增為8個版面,其中漢文版通常佔有2個版面。自1905年7月1日以後,「臺灣日日新報社」再度將漢文版擴充,獨立發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每日有6個版面,一時之間幾可與日文版「臺灣日日新報社」等量齊觀。但是1911年11月30日,由於皇民化運動頗具成果,於是又恢復以往於日文版「臺灣日日新報社」中添加兩頁漢文版面的作法,直到1937年4月1日為了因應當時太平洋戰爭的時局而全面廢除。
「臺灣日日新報」主要是由《台灣新報》和《台灣日報》兩家日系報紙合併而來。日本明治29年(1896年)就已經成立,當時主要由薩摩派所經營的《台灣新報》在創刊不到3個星期就被台灣總督府把它拿來當作公報使用。不久屬於長州派的《台灣日報》在第2任台灣總督桂太郎的授意下也想在台灣分一杯羹,於是該報社老闆就跟台灣總督府秘書長談妥條件。後來,台灣總督桂太郎竟在《台灣日報》創刊前離職,因此《台灣日報》跟《台灣新報》在政策上經常唱反調,將藩閥之間的對立帶進台灣報界,甚至兩報社員工在街上大打出手的事情時有所聞。最後在第4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出面調停下,並命令守屋善兵衛將兩報買下,合併為「臺灣日日新報」,並創立「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社」的社址位於日治時期的台北市榮町4之32號,也就是今天台北市中華路與衡陽路的交叉口處。「臺灣日日新報社」的最初10年主要由首任社長守屋善兵衛及日本資深報人村田誠治奠下基礎,兩人後來離任之後,繼續成為中國《滿洲日日新聞》的原始創建者。
「臺灣日日新報」創辦的初期兩年,因為經營陷於困難,轉由台灣總督府出資協助,該報遂成為當時台灣的官方報紙。因為有台灣總督府做後台,「臺灣日日新報」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官方第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除了號稱是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和延續時間最長的報紙之外,並早於1898年5月6日即發行中、日文並載的創刊號,此點也創下了台灣報紙中、日文並載的歷史紀錄。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盟軍大舉對日反攻,台灣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報紙已無法正常營運,台灣總督府乃於同年3月間,將「臺灣日日新報」在內的台灣6家報紙正式合併為「台灣新報」一家,並自同年4月1日開始發刊。自此,出刊長達47年的「臺灣日日新報」終於結束其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大報的光榮輝煌歲月。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國民政府正式派人來台接管日本殖民政府所交接的龐大日產及業務,當時中國國民黨於重慶特別召開第六屆全國代表大會,謝東閔先生及李萬居先生等多位代表一致決定接辦日治時期在台灣所發行的《台灣新報》,並更名為《台灣新生報》,謝東閔先生更於1949年任職《台灣新生報》董事長職務達12年之久。
「臺灣日日新報」的發行報導收錄年代為1898年至1944年,是日本治理台灣時期,發行量最大的官方報紙,完整的記錄了當時台灣最真實的生活面貌,從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內容可以看出當時台灣時事新聞、社會階層、風氣及文化的相關變動及演化,是研究臺灣歷史重要的史料之一。
註:日治時期在台灣發行的各報刊當時因此有考慮到台灣在地的環境,都設有漢文版,也能獲得不懂日文的台灣讀者的支持。但是後來日本進入太平洋戰爭的戰時體制時期,開始在台灣推行所謂的皇民化運動,1937年(日本昭和12年)4月1日,台灣總督府以當時台灣人的國語(當時指日語)普及率已超過60%為由,各報紙的漢語版,相繼消失踪影。1941年(日本昭和16年)2月11日,台灣新民報因時局變化,把社名更改成興南新聞社,刋頭也改成「台灣興南新聞」。到了1944年(日本昭和19年)4月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紙張嚴重不足又加上「紙戰時統制令」的諸多限制,台灣的五家報紙被統合成「台彎新報」一家,總社改稱「舊台灣日日新報社」,也隨着日本戰敗而消滅。終戰後該報由國民政府接收,並改名成為後來的「台灣新生報」。
綜合參考資料:日治時期台北古蹟物語 / 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