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負責防衛北臺灣的「北門鎖鑰」-淡水滬尾砲臺
自古以來,淡水滬尾港,由於地理位置優勢,屬於重要交通要衝,所以開發時間極早,於清朝時期即為國際性商港,因此屢遭外力侵犯,為兵家必爭之地,台北淡水滬尾砲台的地址位於台灣北部淡水鎮中正路一段6巷34號,即位於五虎崗的第一崗,視野相當良好,可遠眺整個台北淡水河口,四周景觀盡收眼底。中法戰爭後,清廷命當時的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的防務,其中位於台北淡水的滬尾砲台建造於清朝光緒12年(1886年),主要由第一位台灣巡撫劉銘傳所負責修築的,劉銘傳當時在經過台灣北部的諸多地形判斷後,認為滬尾在當時為鎮守北台灣的重要軍事關卡,於是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在滬尾(今淡水)修建防禦性砲臺,即「滬尾砲臺」現址,砲台正門上方的門額為清朝光緒12年劉銘傳親筆所題「北門鎖鑰」四字,以彰顯當時「滬尾砲臺」其重要的軍事防衛意義。此外,劉銘傳還特別透過當時的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安裝於新建的砲台上作為防衛主力。清朝光緒15年(1889年)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自興建以後,實際上並未參與過任何戰事,所以砲台的建築部分至今仍然保存的相當完整,這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的10座西洋砲台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一座砲台,淡水滬尾砲台的外廓為兩道城牆,內層部份則為昔日的士兵寢室、武器彈藥儲藏間及辦公室等用途。
淡水滬尾砲台佔地約1.5公頃,原為回字形碉堡式建物,外圍牆垣高達三丈餘,牆內甬道相通,被分隔為數間彈藥室與營房,中間有三間磚房。砲台主砲為12英吋英製阿姆斯特朗砲一尊,位在砲台東北角牆上。主射方向在「望高樓」一帶(今日淡水港燈塔附近),射程包含港子平、沙崙、中崙一帶。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原來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懷疑當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軍事物資欠缺,為日軍所熔以製造其他武器),改將此地作為砲兵射擊的練習場,當時並配置有高射砲數座。今日滬尾砲台牆垣上的砲座部分,當年的大砲已被拆下熔解了,僅留下圓形如石磨般的砲座。砲座旁的子牆還有一個一個砲彈形狀的凹槽,主要是作為儲備砲彈之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滬尾砲台改由國民政府軍隊駐防,1985年並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家第二級古蹟,精省後轉歸臺北縣政府管理,並經整修後開放供民眾參觀。淡水滬尾砲台的內部陳列著昔日台北淡水古蹟的老照片以及與砲台相關的歷史資料。外層的砲台上則設有大小砲台數座,由此也可鳥瞰台北淡水河的風光,景色極為優美。
註1:台北淡水舊地名為「滬尾」,其字意坊間有幾種說法,有一說法「滬」是指口袋形狀的低牆,當地漁民藉以捕魚之用,「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另有一說則是指由閩南語「雨尾」諧音演化而成,因為台北觀音山、淡水河一帶每當下雨,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又名「雨尾」。
註2:中法戰爭(法語: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稱為清法戰爭,是中國清朝政府與法國之間為越南主權問題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中國的雲南邊界,並由當時的法國海軍將領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廷福建、南洋兩艦隊,取得台灣海峽的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
1884年8月1日,當時法軍奉命向台灣基隆進攻,就此展開「中法戰役」,此戰役一般也稱為「西仔反」。當時台灣巡撫劉銘傳,首度發現台北淡水的重要性,因為當時法軍利用淡水河直接進入台北府城,因此決定棄守基隆,把全部兵力改移至淡水。當時清朝曾在淡水的沙崙、中崙、油車口先後修築三座傳統簡易砲台,但在清法戰爭時,法國軍艦砲轟淡水,這三座毫無防衛能力的砲台幾乎被法軍摧毀殆盡。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深知台灣海防的脆弱及重要性,於是積極加強台灣海防的硬體及軟體建設,並且決定在台灣各個重要海口同時增建新式西洋砲台數座以利軍事防禦。劉銘傳深知當時中國的砲船、科技及軍事訓練方式,皆遠遜於外國的船堅砲利,所以特別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來台負責新式西洋砲台的督造,並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並配合當地的地形地物,於1886年陸續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旗後等5處海口趕造10座新式西洋砲台。其中,滬尾(淡水)原本建置有兩座西洋砲台,一為「北門鎖鑰」,即今日的滬尾砲台,另一為「保固東瀛」,但今已不見其遺跡。劉銘傳當時還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阿姆斯脫朗」大砲31尊,並全數安裝於這10座新式西洋砲台上。
綜合參考資料: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 維基百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