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北門(承恩門)  

 

清朝台北府城唯一保持原貌而留存至今的城門-台北北門(承恩門)

曾經存在於台北的古城門共有5個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北門(承恩門),主要是清朝光緒年間,台灣巡撫劉銘傳時期所負責建造的,藉以鼓勵當時的台灣商人在台北城內,投資興建房舍,形成街道,以活絡台北當時的經濟發展。

台北府城北門,又稱承恩門,取名承恩是由於面向北方,因此取「承接皇恩」之意而得名,是台北府城的正門,也稱為北大門。北門的城門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落成於1884年,為台北府城唯一保持原貌而留存至今的城門,現為一級古蹟。

台北北門與台北其他三座城門(1905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年改建前的東門及南門)一樣,都是屬於封閉式的碉堡式城門,此點與小南門不同。台北北門的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的是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並經交錯堆砌而成。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內部空間完全包圍,並且和屋頂、台座連為一體,以加強結構。

台北北門的北面外壁接近圓拱門洞上方處有橫額,中間題有「承恩門」三個字,加上落款「光緒壬午年」與「良月吉日建」。屋頂為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常見的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有對外監視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相當類似。北門的城樓內部空間另外有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中央的活動空間。

台北北門除了作為大稻埕(約略位於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城與出城的主要通道之外,基於台北北門的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所側重。在城門本身的防禦式設計外,另外還在城門北側增建一道方形的外廓(俗稱甕城),將城門半面包圍,且設計外廓的圓拱門洞與城門門洞間互不相對(東門亦有此類外廓設計,但為接近橢圓形的外廓);外廓北面門洞上方處有題著「巖疆鎖鑰」四字的橫額(該橫額後來隨著日本人拆除外廓,而流落成為台灣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涼亭的礎石。戰後移至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的「碑林」陳列,直到1998年2月才重新移回台北北門前方空地)。

日治時期台北城門的城牆在日本人當時執行「市區改正」計畫下陸續遭到拆除,至1904年已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城門後,原本欲進一步拆除包括北門在內的剩下四座城門,後來在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下,台北北門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之後台北北門又於1935年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而加以保存下來。

台北北門原有的城牆被拆除後,牆基皆重新開闢為三線林蔭大道(當時一般通稱為「三線路」)。北門的位置正好位於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與西三線路(今中華路)間的接點,加上其他整建或新設道路的交會,變成立於圓形安全島上的台北北門,有逐漸成為台北道路交通要衝地標的態勢。而在台北北門附近,後來日本人也新建了兩棟公共建築—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廳舍(1919年落成,今台灣鐵路管理局舊舍)與台北郵便局(1930年落成,今台北郵局)。淡水線鐵路也曾有一個以北門為名的車站,設於台北北門城門北邊一段距離處(1915年~1923年)。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 台灣古城門導覽

註:台北北門為了加強關隘或城池的防禦縱深,而在其城門之外修建半圓形或是方形的外墎,成為類似保護城門的附屬小城,一般稱為甕城。甕城的兩側與城牆相互連結,而且甕城城門與主城門也經過特別的設計,使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此種設計主要在防止敵人攻城武器的攻擊。由於台北北門作為大稻埕與城內區的主要通道,加上城門方位上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台北北門的防禦設施也特別受到注重,台北北門除了增建有外墎之外,北門外墎的拱門洞與北門本身門洞間互不相對,並且引河溝口作為台北北門護城河的加強保護。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UBASA 的頭像
    TSUBASA

    eTaiwan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