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日本人專屬的禮拜堂-台北幸町教會(濟南教會)
清朝自甲午戰爭戰敗後,台灣依據馬關條約正式割讓給日本,此時日本來台佈道的基督徒不分教派,共同組成「基督信徒一致會」,其中又以河合龜輔牧師早於1896年5月27日即來到台灣。
河合牧師來到台灣以後,曾經先後遷移數次聚會場地,1896年9月將聚會場所改在新起街(現西門町漢中街)租借的房屋。而後得到當時李春生長老的好意,在新起街開始有了自己固定的聚會場所,並於1896年11月22日正式設立為台北日本基督教會。
明治三十年(西元1897年),信徒提議興建禮拜堂,首先是先得到李春生長老捐獻西門外街約300多坪的土地及現金2000元,加上信徒所捐獻共得捐款4400餘元。禮拜堂於明治三十二年開工,一年後完工,2月20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當時因為教會發展的緣故,原有聚會場所已經不足以使用,於是在信徒大會中有人提議興建禮拜堂,禮拜堂特別委請井手薰先生(臺灣總督府設計者)操刀設計,整個教會工程於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2月28日開始開工興建,隔年大正五年(西元1916年)6月28日竣工完成。1937年5月日本基督教團成立後,該教會並正式改名為台北幸町教會,此建築物即為目前在濟南路所見的濟南教會。
濟南教會目前屬於基督教長老教會,長老教會約在1860年代傳入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防止各式集會活動引起漢人思漢的情節,進而對自己的殖民政權產生反抗,因此藉以嚴格的手段來鞏固日本帝國的威權。另外,為了安頓陸續來臺的日本人,在宗教信仰上有著充實的精神生活,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在安撫日籍基督徒與拉攏臺灣本地教徒的雙重考量下,以利推展臺灣基督教日本化的工作,在1916年由當時的馬偕牧師和臺灣富商李春生的熱心協助下,興建了這座教會。這座建於1916年(大正5年)主要由日本建築師井手薰設計和建造的教會,在日治時代是日本人專屬的禮拜堂。濟南教會目前已有90多年的歷史,是台北市定的古蹟。
濟南教會的建築設計概念是採用英國的「哥德式」設計風格,歐洲教堂的風味極為濃厚,尤其是在窗戶的設計部份,採取大型窗及石窗的外形裝飾,並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像是大門上的大型玻璃拼貼尖拱窗及兩側的雙尖拱窗、三尖拱窗,均運用石塊做出邊框裝飾;另外濟南教會的教堂的外觀也大膽運用石材做出有現代百葉窗效果的羽板窗,除了能有遮光通風的實際效果之外,建築物的外觀也別具一番風味。大門是以拱圈作為主要裝飾,強化了濟南教會整體的視覺感,讓教堂的大門有著威嚴的感覺。
濟南教會的建材主要採用紅磚與哄哩石混合構造,工法相當嚴謹。大門以退凹的邊框線條,強化主要入口的視覺效果,雙尖拱窗、三尖拱窗以石材砌疊成雅緻的邊框。濟南教會的內部則採用鋼骨屋架,高敞莊嚴,外觀與門窗均採用英國的哥德式尖拱形式,其中又以濟南教會的左側鐘樓運用石材做出的可防止太陽直射,又具通風效果的「羽板窗」最具巧思。
濟南教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歸回台灣基督長老會管理,並改稱為「基隆長老教會濟南教會」,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外省信徒的「國語禮拜堂」也依附於此,產生兩教堂的信徒一起上主日禮拜堂的情形,卻也引發本省與外省人角力之爭,後來「基隆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再度改名為「台北市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並一般沿用至今,兩教會目前仍然一起共用濟南教會。
綜合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七星中會網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