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治時期的台灣三大林場 太平山林場、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
1872年日本尚未佔領台灣時,樺山資紀(後來的第一任台灣總督)就曾主張派遣「台灣蕃地探險隊」,確認台灣的各項資源豐富程度。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後,台灣的多項稀有資源正好符合日本工業化的需要,因此對台灣極感興趣,未及甲午戰爭,就曾以「教化蕃人」為名侵台,藉口保護籓屬國,發動了知名的「牡丹社事件」,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第一次對外軍事動員。
1895年日本政府在日清簽訂馬關條約正式取得台灣後,即成立「理蕃本署」,藉著管理原住民的名義,遂行管控林業資源的事實。台灣最早的林學研究與林政發展最早也是始於日治初期,台灣是當時日本的統治版圖中唯一的熱帶林業地域,因此在日本人佔領台灣後馬上展開一系列的林學研究。除了針對林業物種的科學研究之外,當時日本來台的林學家,也對台灣漢人對樹木的概念有著人類學式的考究。
1896年,日本在今天的台北植物園處成立了「台北苗圃」,這是台灣近代林政與森林調查機關的開始,之後台灣總督府又陸續招聘許多林業專家來台灣進行林野調查,1911年更成立了「林業試驗場」,主要負責台灣林業經營及森林資源的專門調查研究工作。
在台灣林業的開採方面,1906年民營的「藤田組」開始主導開採阿里山林場,但是2年後因財務因素由台灣總督府予以收回。當時日本政府於台灣的林業機關經過多次變革,營林所即主管日治時期的台灣3大林場:太平山林場、阿里山林場及八仙山林場,當時台灣3大林場的伐木面積高達18,000公頃,台灣當時民營伐木事業也都被日籍木材商所完全壟斷。當時主要伐木的種類以高山針葉林為主,例如檜木、扁柏等,現今日本明治神宮的鳥居木材就是開採自台灣阿里山上的檜木。
太平山林場歷史沿革
太平山的林業資源是1906年日本警察進行番地巡邏時所發現(最初發現之地為棲蘭山一帶),番地的管理與台灣山林資源的開發有著密切之關連。當時番地情勢尚未穩定,當時以強悍著稱的泰雅族溪頭群與南澳群居住於此,日本殖民政府雖然知道此處擁有極豐富的資源,但卻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與開採。1914年台灣總督府理番事業告一段落,北部地區的原住民也多半己歸順日本,營林局認為此時可以著手進行下一步的後續開發作業,便派遺中里正與矢田英輔兩位學者前往調查,最後兩人寫給營林局當局的報告書中提到:「宜蘭濁水溪兩岸堪稱本島森林資源的精華所在,極富開採價值,為增加國力,該流域之開發是刻不容緩的急務」。最初太平山林區由阿里山作業所負責,1915年才轉由營林局負責管理。營林局最初在嘉羅山區從事伐木,開啟太平山受人矚目的林業發展。
總計在日本佔領台灣時期,即是自1912年至1945年期間的34年間,官營林場(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太平山林場)的總立木伐木量為6,630,142平方公尺,其中阿里山林場的伐木量為3,469,930平方公尺,超過總量的50%。太平山林場由於開採時間較晚(1915年才開始),伐木量為1,150,379平方公尺。但是也由於還維持相當的林業資源,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來台,太平山林場仍舊維持相當的採伐量,1946年至1982年間,每年的平均採木量為39,956平方公尺,甚至較日本治理時期的年均量37,109平方公尺為高,是台灣三大林場中唯一砍伐量不減反增者,不過因產出逐漸減少、環保復育也納入考量,1982年起太平山林場改為發展森林遊樂觀光事業為主。1989年,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正式對外開放。
八仙山林場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日本開始針對台灣豐富的林木進行調查,準備針對台灣珍貴的林木進行砍伐。日本人對八仙山林區的注意,最早是在理番過程中發現的。八仙山是因為高度約8000台尺,所以取其諧音稱之為八仙山,本區域為海拔1,300~2,000公尺的間林地,適宜林木的生長,因此擁有極豐富的樹種及蓄積,是台灣中部地區,最佳的林區生態景觀地點。
台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1910年進行五年理番計畫時,發現八仙山林區資源豐富,值得以官方的力量進行開發。最初八仙山林區屬於阿里山作業所管轄,1914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派遺阿里山作業所技師綱島正吉前往八仙山做基本調查,綱島正吉相當熟悉阿里山林場的狀況,調查完後曾對八仙山與阿里山的林業資源做一個比較。認為八仙山林木雖然較阿里山少,但其木質卻勝於阿里山,加上緊鄰大安溪與大甲溪,運輸的便利性相當高,如果官方經營八仙山,其利益大於阿里山。正因八仙山值得開發,1915年八仙山事業區正式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轉而直屬營林局。
1916年八仙山出張所成立,此為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太平山林場三大林場經營之始,隸屬於營林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改成八仙山林場,屬於林務局所管轄。八仙山事業區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官營林業之一,日治期間所運出的木材雖不如阿里山林場與太平山林場多,知名度也不如前兩處響亮。但八仙山事業區在發展上,還是對中部台灣的森林資源開發,以及理番計劃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八仙山林場的資源已大不如前,林場也陸續轉換成以休閒取向為主的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林場歷史沿革
1896年,日本人齊藤音作率隊探勘新高山(玉山)時,無意間發現阿里山林木茂美,後經多年勘察,明治37年(1904年)台灣總督府提出「阿里山官營計畫」,1906年開始著手阿里山林場的開發。
當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林場,深入評估調查後,驚嘆此處實為一無盡藏的美林。其中,又以台灣紅檜最為珍貴,每株紅檜的生成時間均超過千年,質地佳、不腐爛、還有其他品種檜木比不上的香味。於是日治期間,台灣總督府開始有計畫地進行阿里山林場資源的擷取,當時各個伐木的環節都有詳細的計畫與分工,阿里山林場的木材產量雖多,卻不濫伐,並且還會留下樹根,以及種下新的種子。搭配諸多配套作法,日本人將珍貴的千年木材一一運下,進行各種建設與運用。隨之開通的阿里山鐵路,也成為日治時期台灣林業發展下獨有的運輸特色,包括蒸氣火車頭、之字型移動方式等。此外,阿里山林場上游的砍伐、中下游的切割、加工及販賣,造就了嘉義市的百業興盛。
綜合參考資料:维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太平山林場的伐木歲月 < 羅海資>
1872年日本尚未佔領台灣時,樺山資紀(後來的第一任台灣總督)就曾主張派遣「台灣蕃地探險隊」,確認台灣的各項資源豐富程度。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後,台灣的多項稀有資源正好符合日本工業化的需要,因此對台灣極感興趣,未及甲午戰爭,就曾以「教化蕃人」為名侵台,藉口保護籓屬國,發動了知名的「牡丹社事件」,這也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第一次對外軍事動員。
1895年日本政府在日清簽訂馬關條約正式取得台灣後,即成立「理蕃本署」,藉著管理原住民的名義,遂行管控林業資源的事實。台灣最早的林學研究與林政發展最早也是始於日治初期,台灣是當時日本的統治版圖中唯一的熱帶林業地域,因此在日本人佔領台灣後馬上展開一系列的林學研究。除了針對林業物種的科學研究之外,當時日本來台的林學家,也對台灣漢人對樹木的概念有著人類學式的考究。
1896年,日本在今天的台北植物園處成立了「台北苗圃」,這是台灣近代林政與森林調查機關的開始,之後台灣總督府又陸續招聘許多林業專家來台灣進行林野調查,1911年更成立了「林業試驗場」,主要負責台灣林業經營及森林資源的專門調查研究工作。
在台灣林業的開採方面,1906年民營的「藤田組」開始主導開採阿里山林場,但是2年後因財務因素由台灣總督府予以收回。當時日本政府於台灣的林業機關經過多次變革,營林所即主管日治時期的台灣3大林場:太平山林場、阿里山林場及八仙山林場,當時台灣3大林場的伐木面積高達18,000公頃,台灣當時民營伐木事業也都被日籍木材商所完全壟斷。當時主要伐木的種類以高山針葉林為主,例如檜木、扁柏等,現今日本明治神宮的鳥居木材就是開採自台灣阿里山上的檜木。
太平山林場歷史沿革
太平山的林業資源是1906年日本警察進行番地巡邏時所發現(最初發現之地為棲蘭山一帶),番地的管理與台灣山林資源的開發有著密切之關連。當時番地情勢尚未穩定,當時以強悍著稱的泰雅族溪頭群與南澳群居住於此,日本殖民政府雖然知道此處擁有極豐富的資源,但卻無法進行大規模的調查與開採。1914年台灣總督府理番事業告一段落,北部地區的原住民也多半己歸順日本,營林局認為此時可以著手進行下一步的後續開發作業,便派遺中里正與矢田英輔兩位學者前往調查,最後兩人寫給營林局當局的報告書中提到:「宜蘭濁水溪兩岸堪稱本島森林資源的精華所在,極富開採價值,為增加國力,該流域之開發是刻不容緩的急務」。最初太平山林區由阿里山作業所負責,1915年才轉由營林局負責管理。營林局最初在嘉羅山區從事伐木,開啟太平山受人矚目的林業發展。
總計在日本佔領台灣時期,即是自1912年至1945年期間的34年間,官營林場(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太平山林場)的總立木伐木量為6,630,142平方公尺,其中阿里山林場的伐木量為3,469,930平方公尺,超過總量的50%。太平山林場由於開採時間較晚(1915年才開始),伐木量為1,150,379平方公尺。但是也由於還維持相當的林業資源,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來台,太平山林場仍舊維持相當的採伐量,1946年至1982年間,每年的平均採木量為39,956平方公尺,甚至較日本治理時期的年均量37,109平方公尺為高,是台灣三大林場中唯一砍伐量不減反增者,不過因產出逐漸減少、環保復育也納入考量,1982年起太平山林場改為發展森林遊樂觀光事業為主。1989年,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正式對外開放。
八仙山林場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日本開始針對台灣豐富的林木進行調查,準備針對台灣珍貴的林木進行砍伐。日本人對八仙山林區的注意,最早是在理番過程中發現的。八仙山是因為高度約8000台尺,所以取其諧音稱之為八仙山,本區域為海拔1,300~2,000公尺的間林地,適宜林木的生長,因此擁有極豐富的樹種及蓄積,是台灣中部地區,最佳的林區生態景觀地點。
台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1910年進行五年理番計畫時,發現八仙山林區資源豐富,值得以官方的力量進行開發。最初八仙山林區屬於阿里山作業所管轄,1914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派遺阿里山作業所技師綱島正吉前往八仙山做基本調查,綱島正吉相當熟悉阿里山林場的狀況,調查完後曾對八仙山與阿里山的林業資源做一個比較。認為八仙山林木雖然較阿里山少,但其木質卻勝於阿里山,加上緊鄰大安溪與大甲溪,運輸的便利性相當高,如果官方經營八仙山,其利益大於阿里山。正因八仙山值得開發,1915年八仙山事業區正式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轉而直屬營林局。
1916年八仙山出張所成立,此為阿里山林場、八仙山林場、太平山林場三大林場經營之始,隸屬於營林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改成八仙山林場,屬於林務局所管轄。八仙山事業區為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官營林業之一,日治期間所運出的木材雖不如阿里山林場與太平山林場多,知名度也不如前兩處響亮。但八仙山事業區在發展上,還是對中部台灣的森林資源開發,以及理番計劃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八仙山林場的資源已大不如前,林場也陸續轉換成以休閒取向為主的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林場歷史沿革
1896年,日本人齊藤音作率隊探勘新高山(玉山)時,無意間發現阿里山林木茂美,後經多年勘察,明治37年(1904年)台灣總督府提出「阿里山官營計畫」,1906年開始著手阿里山林場的開發。
當年日本人發現阿里山林場,深入評估調查後,驚嘆此處實為一無盡藏的美林。其中,又以台灣紅檜最為珍貴,每株紅檜的生成時間均超過千年,質地佳、不腐爛、還有其他品種檜木比不上的香味。於是日治期間,台灣總督府開始有計畫地進行阿里山林場資源的擷取,當時各個伐木的環節都有詳細的計畫與分工,阿里山林場的木材產量雖多,卻不濫伐,並且還會留下樹根,以及種下新的種子。搭配諸多配套作法,日本人將珍貴的千年木材一一運下,進行各種建設與運用。隨之開通的阿里山鐵路,也成為日治時期台灣林業發展下獨有的運輸特色,包括蒸氣火車頭、之字型移動方式等。此外,阿里山林場上游的砍伐、中下游的切割、加工及販賣,造就了嘉義市的百業興盛。
綜合參考資料:维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太平山林場的伐木歲月 < 羅海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