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年間所興建的臺北府城五座城門
1874年(中國清朝同治13年,日本明治7年)琉球王國船難者遭台灣原住民殺害,日本藉故出兵攻打清朝臺灣府以南原住民部落的軍事行動,這是日本自從明治維新以來首次向對外出兵,也是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的重要外交事件。中國大陸和臺灣方面稱之為牡丹社事件,而日本方面則稱為台湾出兵或是征台之役。「牡丹社事件」後,中國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轉為積極治理台灣,增設府縣。1875年(清朝光緒1年)清廷首度取消內地人民渡台耕墾禁令,台灣正式全面開放。除原有的台灣府以外,另置臺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另於恆春半島設置恆春縣,東部設卑南廳,南投地區設埔里社廳。1884年(清朝光緒10年)發生中法戰爭,法軍砲轟基隆並登陸淡水。同年臺北城的城牆及五座城門陸續興建完成,其同時也是清朝在台灣所興建的最後一座城垣。
臺北府城最早於清朝光緒三年初開始規劃其城基街道,但是當時因臺北府城的築城經費之派捐問題一直難以解決,以致臺北府城的建造進度緩慢,根據歷史文獻記錄,臺北府城籌劃在清朝光緒7年,光緒8年1月開始興工,光緒10年(1884年)正式竣工,總工程經費高達42萬餘圓。
臺北府城一共設有五座城門:東門(景福門)、西門(寶成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和北門(承恩門)。日治時期,臺北市因為開始施行市區改正,加上當時興建臺灣總督官邸(今臺北賓館)及下水道工程,因此在日本明治33年(1900年)將舊臺北城垣及西門的城門陸續拆除。後來更因為興建官方建築如臺北驛(臺北火車站)、臺灣銀行總行、臺北監獄署以及其他土木工程,臺北城牆被無情且加速的拆除。幸而在當時日本學者尾崎秀真、山中樵等人的大力呼籲鼓吹下,最後不僅保留其他的臺北城門,也終於在日本昭和10年(1935年)正式被指定為史蹟保存。
臺北府城的城門最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除了小南門之外,其餘的四個臺北城門皆採用封閉式碉堡的構造設計。其城門外觀最大的特徵就是將城樓完全用牆圍起,使之與城座合為一體,以防現代火砲的攻擊。城樓的內部尚有四面牆壁,主要呈回字形藉以保護指揮所,城體至為堅固。城樓的前方各有一圓二方的窗洞,戰時可提供防禦及監視之用。現存的臺北府城四大城門(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和北門(承恩門)),除了北門尚保有清朝當時興建時的大部份風貌之外,其他三個臺北城門已經在國民政府退守臺灣之後,遭到嚴重的古蹟外觀的變更,而失去清朝時的原始設計外貌,殊為可惜。
綜合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