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最完整的日治時期火車站-台中火車站(台中驛)
日清甲午戰爭,清廷戰敗,日本在簽訂馬關條約之後,獲得台灣的統治權。明治28年(1895年)6月7日,日本人首度佔領台北,6月17日台灣總督府宣佈始政,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記即以確立台灣全島治安為前提,向日本本國提出興建台灣南北縱貫鐵路的計劃,並獲得批准,次年(明治29年,1896年)3月14日,隨即著手台灣南北縱貫鐵路路線的相關調查。
台中火車站(台中驛)建於日本明治時代,最早稱為「台中停車場」,1905年5月15日正式開張,首任驛長(站長)為塚澤力太郎。初建時的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為一幢木造平房。1908年4月17日,台中站內首次興建了火車頭的機關庫。同年的5月22日至6月7日,舉行慶祝縱貫線通車的「汽車博覽會」(日文的汽車,即中文的火車)。1909年1月底,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鐵製跨越鐵道、聯絡前後站的天橋落成。1913年2月9日,台中火車站(台中驛)正式安裝了發車電鈴,此後火車要開動就會聽到一串的鈴聲,通知乘客趕快上車。現今使用的台中火車站(台中驛) 的磚造站房則是於日本大正6年(1917年)11月6日改建完工,當時並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由於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興建,也使其成為台中市的地標,日治時期也以台中火車站為中心而發展出台中市的市區規模。
台中火車站(台中驛)具有濃厚的文藝復興巴洛克式建築風格,車站的中央部位為山牆式的設計,屋頂則由青銅片拼裝而成,為厚重及雙坡形式,屋面為舖紋樣石板瓦的急斜式歐風屋頂設計。牆身表面有環帶纏繞,當通過半圓拱窗時則集中在圓心。壁體採用英格蘭紅磚造建築風格,環帶為白色洗石子,因此在立面上產生紅白相間的富麗效果。月台上雨棚是以反翹方式建造,可以防止雨水滴落月台。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月台兩邊則是屬於1910年代後期增建的月台遮棚(Iron Frame),其所用的鑄鐵柱及鐵桁架多係當時國外進口物品,鑄鐵上面飾以浮雕圖案,仍保留相當濃厚的19世紀的歐洲風格。1930年代以後,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月台候車棚才使用松山台北機械廠所製造的支架。由於整體保存良好,台中火車站(台中驛)被評為二級古蹟,是全台目前碩果僅存最美和外觀最完整的日治時期興建的火車站。
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整體外觀建築酷似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建物本體中央屋頂飾有華麗的鐘塔,主要是為了突顯台中火車站(台中驛)的地標形象。屋頂特別設計成高聳的尖塔,也為其建築物外觀最醒目的特徵,雖經多年歲月的洗禮,在現代看來也是相當宏偉的建築。1995年台中火車站(台中驛)倡議改建為現代化的火車站,極負歷史時代意義的火車站幾乎不保,後來在地方熱心古蹟保護人士的多方奔走之下,於1995年4月22日由內政部公告為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其範圍包括台中火車站舊廈本體、前門廊及第一月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