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兩岸問題專家葛來儀建議,雖然目前台海兩岸的政治互信,尚未成熟到可以展開軍事信心建立機制的談判,但兩岸應積極營造有利環境,逐漸朝目標邁進。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於去年8月24日至28日籌組一個八人學者訪問團走訪兩岸,探討兩岸展開軍事「信心建立機制」(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CBM)的可行性。CSIS昨天發表了由葛來儀(Bonnie Glaser)執筆的訪問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儘管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兩岸緊張大幅降低,但兩岸關係的改善,主要仍侷限在經濟及民生範疇,敏感政治議題仍不在兩岸談判議程上。這主要是雙方沒有善意的可信保證,彼此仍在懷疑對方的意圖。
報告整理出北京和台北各自對兩岸展開軍事CBM談判的立場如下:
台灣方面認為:
一、台灣在與大陸進行軍事CBM談判之前,自己內部應先達成共識;
二、兩岸進行軍事CBM談判之前,大陸應先降低對台軍事部署;
三、大陸單方面展現善意,有助於營造非正式軍事CBM 談判條件;
四、台灣談判軍事CBM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減少可能造成無意衝突的意外;
五、軍事CBM應以確保兩岸現狀為目的,同時必須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進行;
六、軍事CBM不得強迫台灣減縮軍事結構;
七、軍事CBM不得與美國對台軍售掛鉤;
八、在台灣準備好之前,大陸不得壓迫台灣進行軍事CBM談判;
九、在談判之前,美國需表態支持,以減少台灣的脆弱感(sense of vulnerability),及減少台灣內部對馬英九總統傾向中國的疑慮。
大陸方面則認為:
一、兩岸的CBM談判不是國與國間的談判,而是兩岸特殊情況下的特殊安排;
二、兩岸軍事CBM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互信,其次才是防止意外衝突;
三、對台灣是否應具備先決條件才能與大陸進行軍事CBM談判,大陸方面沒有共識。有些人認為台灣必須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有些人則主張接受「九二共識」就可以;
四、談判應從兩岸當局授權的機構和學者,經由「第二軌道」(Track 2)開始;
五、兩岸應抓緊當前出現的「戰略機會」;
六、軍事CBM不能用來無限期維持現狀,也不能用來促進「和平分離」(peace separation);
七、軍事部署調整必須是相互的,而且需經過討論,但不能成為先決條件;
八、不能要求大陸以放棄武力犯台做為先決條件。
在正式談判建立軍事CBM時機仍不成熟的情況下,報告建議兩岸先展開近期(near-term)軍事CBM,包括擴大兩岸國防白皮書內容、提供更多各自軍事活動資訊、擴大對不使用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保證、更進一步改變軍事演習,例如大陸軍演不以台灣為目標、及彼此進行小規模軍事部署調整。
報告並建議,在條件更成熟的時候,雙方可以再採取更進一步的軍事CBM,包括建立海空軍司令熱線、展開軍事交流,例如由雙邊國防大學開始、指派軍事代表參加海峽交流基金會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兩會協商、展開海事合作,包括對抗海盜及搜索救援等。
為了兩岸能最終建立軍事CBM,報告對大陸、台灣和美國都提出了建議:
對大陸方面,報告建議繼續擴大與台灣經濟關係,協助台灣渡過全球金融危機、積極回應台灣要求加入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主動展現善意,進行軍事部署調整、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改善與台灣關係。
對台灣方面,報告建議馬總統繼續尋求內部共識、台灣應更進一步建立兩岸政治互信、台灣在與大陸改善關係的過程中,應隨時與美國諮商、台灣在尋求參與以國家為基礎的國際組織的同時,應考慮到北京擔心可能會傷害終極統一目標的疑慮。
對美國方面,報告建議美國應繼續表示支持兩岸緊張降低及互信建立、美國官員對兩岸政策的談話應一致,避免讓台北或北京產生誤解;美國應採取明顯步驟,在經濟上、政治上和安全上加強台灣的安全感,以及對美台關係的信心。
中央社 2010.1.14
- Jan 15 Fri 2010 03:42
美國智庫:台海兩岸應營造環境 建立軍事信心機制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