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hotos by eairforce

台北城是指台灣於清朝統治期間,於台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台北府所在,所以又稱為台北府城。而有別於台北府城以外的已開發聚落,台北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城中」,此稱呼並沿用至今,城內也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日治時期俗稱的「城內」地區,是指今日台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中山南路與愛國西路所包圍的長方形街區。在清領時期是建築台北府城的所在地,是當地居民相較於城牆以外已開發地區所做的稱呼。

台北府城是清朝政府在台灣所規劃的最後一座府城,台北建城的關鍵始於西元1874年,同治13年,日本出兵台灣四重溪。讓清廷意識到日本來自海上武力的威脅,並且也同時了解到台灣於中國防禦前線的重要性,使得清廷轉變治台態度而認真考慮如何建設與防禦台灣。沈葆楨認為台北為「實全台北門之管鑰」而兩度奏議台北開府,在1875年,光緒元年,清廷準奏沈葆楨「台北擬建一府統轄一廳三縣晢」,於12月20日準設台北府,撤淡水廳,改設淡水、新竹、宜蘭三縣與基隆廳,同時廢艋舺縣丞,由於尚未建設台北府治等行政官署,於是暫以新竹的淡水廳屬為府屬。今台北城中的四座城門已被列為台灣國家一級古蹟,名稱為台北府城(北門、小南門、東門、南門),城門的正式名稱分別稱為北門「承恩門」,南門「麗正門」,小南門「重熙門」,東門「景福門」。

清朝對於台北城的興建,由於當時經費困難,費時多年,才在割讓給日本的前11年,也就是1884年才完工。現在還看得到的一級古蹟台北城北門(承恩門),就是清代的遺跡。1920年台灣總督府決定拆除原先的台北城牆。在整個新都市計畫中的台北是以日本人居住的城內、以及台灣人聚集的艋舺(萬華)和大稻埕地區為中心,當時也稱為台北三市街。

明治34年(1901年)台灣總督府首度公布「第二次市區改正計劃」,明治37年(1904年)日本人開始動手撤除當時台北五個城牆,藉以建設日治時期日本殖民政府初期的重要工程建設-三線路。

三線路(三線道路),主要是日治時期撤除台北城的城牆以後,在原址改建由安全島分隔成三線道的道路。1909年以台北原有的城牆路線與基石為準,興建寬度40公尺的「三線路」正式完工。而之所以稱為三線路,是因為道路上設置兩大綠地,將路區分為「三塊」的原因。明治42年(1909年)三線道路順利竣工後,道路沿路設置有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當時因景觀秀麗而有「東方的小巴黎」的美稱。1930年代,台灣興起自由戀愛的風氣,當時台灣的交通車輛數量極少,三線路上也因為人車稀少,是情侶約會散步的好地方。三線路即現在台北市的中山南路(東線)、愛國西路(南線)、中華路(西線)、忠孝西路(北線)。

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在交通建設方面,在拆除台北五個城牆後,修建成寬達40公尺的三線路大道,中間有二條綠色的安全島,並大量種植楓樹、大王椰子樹等植物,形成美麗的休閒公共空間。當時的三線路的東線,也就是現在的台北市中山南路,從監察院到東門之間的道路,就大致保持日治時期當時的面貌,也是日治時期官署的集中地。

在當時台北市的新街道中值得注意的幹道之一,就是現在的中山北路,舊名敕使街道,也就是包括日本皇族等重要來台人物必前往台灣神社參拜之道路。台灣神社象徵著日本天皇的政權,於1901年建立於圓山,是當時的神域,現在卻被改建為圓山大飯店。這條路從台北車站,經過三線路的北線(忠孝西路)轉東線(中山南路),直通台灣神社。沿此林蔭大道,今天也是婚紗業者的營業聚集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當時有更多的人就曾經以台灣神社為攝影背景拍攝婚禮照,


日治時期的三線路的沿線設施:

*三線路的東線

台北市役所

台北州廳

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幸町教會

中央研究所

台北帝大醫學部

台北帝大附屬醫院

總督官邸

東門

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

山砲隊


*三線路的西線

縱貫鐵道

西本願寺

橢圓公園


*三線路的南線

專賣局樟腦工場

專賣局

南門

台北師範學校附屬國民學校

台北師範學校

台灣軍司令部

小南門


*三線路的北線

北門

鐵道部

台北郵便局

台北驛

鐵道飯店


*綜合參考文獻:

莊永明,《台灣鳥瞰圖》,遠流出版公司,1996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台灣今昔之旅》,前衛出版社,19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