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基本元素(6)-神馬(銅馬)
日本神社是日本宗教-神道的代表性建築物,神道與神社的關係正如同佛教與寺廟,基督教與教堂一樣。日本神社是指人間之上(天上)的神,當祂結束神的身份後,「擬人化」的下凡來,所居住的場所一般稱為「神殿」。在日本神社的發展過程中,原始時期最初是表現出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意。到了彌生時期才有真正崇拜的祭祀對象,大多為祖先以及五穀之神。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將神道視為國家宗教,日本天皇則為天神指派到人間的管理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神道再度恢復獨立,並分為13流派。
神社建築主要是指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樣式。一般包括安置神位的本殿,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放置祭品的幣殿;其他的日本神社必要配置還包括有高麗犬(狛犬)、石燈籠、手水舍、鳥居、參道等設施。至於標準的日本神社施設,除了應具備有本殿(神殿)、拜殿、社務所、手水舍、鳥居之外、祭典必要的設備也必須一應俱全。在此規定下,日本神社的基本設置配備應當包含有以下構成元素:本殿、拜殿 、樓門、神樂殿(祭器庫)、渡殿、神饌所、社務所、納庫、手水舍、石燈籠、神馬(銅馬)、狛犬(高麗犬)、拼垣、住宅、東司(廁所)。
日本神社內的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往返的主要坐騎-神馬(銅馬)
神馬(銅馬)也是每個神社的組成元素之一,也為受到祭祀的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往返的主要坐騎。根據日本的史書記載,從日本奈良時代(A.D 710年~794年),就已有奉獻神馬給日本神社的習慣,日本神社內的神馬(銅馬)大多是以青銅製造,神馬的腹部兩側也都鑄有日本皇室的菊花徽章或是當地日本神社的代表社徽,飾紋細緻,雕工也非常精細,但是也有遭到人為的磨損及惡意破壞,基本上每匹神馬(銅馬)的外觀造型顯得精神煥發,神采飛揚,栩栩如生。每匹神馬(銅馬)的尺寸相差不大,根據實地測量,身長約有270公分,高度約為205公分左右,下部基座所用的材料一般為混凝土內植鵝卵石,表面以仿石材(鵝卵石)處理,外側則以混凝土洗石子施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