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神社神馬(銅馬)  

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基本元素(6)-神馬(銅馬)

日本神社是日本宗教-神道的代表性建築物,神道與神社的關係正如同佛教與寺廟,基督教與教堂一樣。日本神社是指人間之上(天上)的神,當祂結束神的身份後,「擬人化」的下凡來,所居住的場所一般稱為「神殿」。在日本神社的發展過程中,原始時期最初是表現出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意。到了彌生時期才有真正崇拜的祭祀對象,大多為祖先以及五穀之神。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將神道視為國家宗教,日本天皇則為天神指派到人間的管理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神道再度恢復獨立,並分為13流派。

神社建築主要是指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樣式。一般包括安置神位的本殿,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放置祭品的幣殿;其他的日本神社必要配置還包括有高麗犬(狛犬)、石燈籠、手水舍、鳥居、參道等設施。至於標準的日本神社施設,除了應具備有本殿(神殿)、拜殿、社務所、手水舍、鳥居之外、祭典必要的設備也必須一應俱全。在此規定下,日本神社的基本設置配備應當包含有以下構成元素:本殿、拜殿 、樓門、神樂殿(祭器庫)、渡殿、神饌所、社務所、納庫、手水舍、石燈籠、神馬(銅馬)、狛犬(高麗犬)、拼垣、住宅、東司(廁所)。


日本神社內的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往返的主要坐騎-神馬(銅馬)

神馬(銅馬)也是每個神社的組成元素之一,也為受到祭祀的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往返的主要坐騎。根據日本的史書記載,從日本奈良時代(A.D 710年~794年),就已有奉獻神馬給日本神社的習慣,日本神社內的神馬(銅馬)大多是以青銅製造,神馬的腹部兩側也都鑄有日本皇室的菊花徽章或是當地日本神社的代表社徽,飾紋細緻,雕工也非常精細,但是也有遭到人為的磨損及惡意破壞,基本上每匹神馬(銅馬)的外觀造型顯得精神煥發,神采飛揚,栩栩如生。每匹神馬(銅馬)的尺寸相差不大,圖中座落於今日台北二二八公園內的銅馬根據馬上的社徽圖騰可以得知其為日治時期台灣護國神社(台北忠烈祠)所屬的神馬。

 

從台灣護國神社到「國民革命忠烈祠」

日治時期台灣總共建造了將近200座大大小小的神社,戰後大部分的神社都難逃拆除或改建的命運,少部分神社則原地改建為忠烈祠,將神社與忠烈祠區分開來。

1937 年中日戰爭開打後,日本政府企圖藉由神道的崇拜來表彰忠烈,激發軍國主義及愛國思想。1939年(日本昭和14年)3月,日本本國各地的「招魂社」正式改名為「護國神社」。在台灣方面,則由總督府在台北州大直(今圓山忠烈祠原址)創立「台灣護國神社」,與日本本國的「靖國神社」相呼應,1942年5(日本昭和17年)月23日在當時台灣總督的命令下完工興建於「台灣神宮」(台灣神社後來升格為神宮)的東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在國共內戰中全面潰敗,1949年撤退到台灣後,將「台灣護國神社」改建為「圓山忠烈祠」,直接代替首都忠烈祠的地位,成為全台崇祀國殤位階最高的場所,也是國際人士來台訪問時,向殉難英烈致敬的代表場所。後來更於1967年(民國56年)編列預算改建,將「台灣護國神社」內的日式建築、紀念碑、參道、鳥居、狛犬、神馬、石燈籠等公共建築內的裝飾品,尤其是具有日本意識的象徵全面去除,轉為國民政府的圖騰象徵(例如梅花或是國徽),1969年3月24日忠烈祠主建築物竣工,建築的外觀型式仿自北京故宮太和殿。一般習慣稱「圓山忠烈祠」或「台北忠烈祠」,其實正式名稱為「國民革命忠烈祠」。台灣各地目前共有20座忠烈祠由當地政府設置管轄,其中位於台北圓山的「國民革命忠烈祠」地位特殊,直接隸屬於中央政府國防部,其餘19所忠烈祠則分別隸屬於各地方政府管轄。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