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稻埕碼頭  

 

台北大稻埕碼頭的歷史沿革

台北「大稻埕」原是臺灣原住民平埔族的聚集生活居住地『圭母卒社』,清朝康熙48年(1709年),當時在台居民陳賴章向清朝政府申請了官方開墾請求,正式的開拓大加臘堡地區,當時開墾範圍也包括了大稻埕一帶,漢人陸續進入這裡開墾,開始了農業耕種的生活,當時這個地區有一個很大的曬穀場,提供這裡的開墾居民使用,因此就將這裡稱為「大稻埕」。後來又因為萬華(艋舺)同安人發生激烈的械鬥,造成族人紛紛移至大稻埕定居,並開始大稻埕淡水河旁商店和房屋的興建工程,今日「大稻埕碼頭」的正確位置根據考證是位於北市淡水河畔五號水門周圍附近,大約是台北市環河北路與民生西路口,大稻埕地區早期的發展歷史,自始至終都與碼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以前的人因為大稻埕緊鄰淡水河,而稱大稻埕為稻江。

1858年,清廷因英法聯軍一役戰敗,簽訂天津條約,在清朝咸豐10年(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通商,大稻埕在當時劉銘傳的治理下成為臺北城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當中又以茶葉及布料為主要貿易交易的項目,現在的台北市延平北路及貴德街一帶便是清朝當時大稻埕商業活動的重心,後來外商洋行也紛紛到大稻埕來開設商號,促成大稻埕往後濃郁的異國情調與繁華景象,大稻埕碼頭由於吃水不深,戎克船可溯流駛入「內港」艋舺及大稻埕,其活動範圍北溯至汐止,南溯至新店、大溪,西至新莊,主要大宗貨物為米、木炭、石炭、磚、砂等,加以運輸費用極廉,既使在淡水河嚴重淤積的日治時期後期,「大稻埕碼頭」仍然貢獻於沿河地區之運輸。

在台北歷史上,大稻埕在清朝末期接替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艋舺(萬華),成為當時臺北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直到日治期間,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島的驚人發展及成長,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日治中期以後,大稻埕市況的繁榮,由於碼頭功能逐漸被鐵路取代,貨品也從基隆輸出,於是逐漸被日本人當時極力建設的城內所取代,在這種情形下,大稻埕和城內,可說是一為經濟中心,一為行政中心。在日治時期進行市區改正計劃的時候,西方的都市計劃觀念並未引入城外,導致城內逐漸成為日本人的統治中心,而城外的大稻埕則陰錯陽差地成為臺灣人的「本土社區」,並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後來到了1920年,台灣總督府實施了台灣地方官制以及行政區域改制等計劃,廢除當時台北廳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立了台北市,隸屬於台北州,大稻埕的區名因而遭到裁廢,但是該區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台灣人依舊在日常生活上用「大稻埕」這個名字來稱呼該區,直到現在。


註:清朝咸豐3年(1853年),漳州人及泉州人因為利益糾紛衝突,艋舺(萬華)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漳泉大械鬥。漳州人後來落敗,於是艋舺(萬華)為泉州人所佔據。漳州人被迫遷往較北的淡水河下游的大稻埕地區。後來,風水輪流轉。清朝咸豐10年(1860年),清廷與英法簽定天津條約,淡水正式對外開埠,外商循淡水河進入台北盆地尋求貿易商機。當時,上游的艋舺(萬華)逐漸淤淺,於是大稻埕取而代之艋舺(萬華)。隨後,台灣茶葉外銷出現榮景,外商紛至大稻埕設立據點。至清朝光緒年間,大稻埕已成為當時台北的首善之區。


台北大稻埕碼頭的交通資訊:

開車:沿台北市環河南路依大稻埕碼頭入口指示即可抵達。

捷運:雙連站轉乘紅33於大稻埕碼頭站下車。

公車:9、206、274、641、669、704至大稻埕碼頭站及255、518、539至台北市民生西路口站,再沿民生西路底方向步行約10分鐘可抵達。


綜合參考資料:维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