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殿  

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基本元素(3)-拜殿

日本神社是日本宗教-神道的代表性建築物,神道與神社的關係正如同佛教與寺廟,基督教與教堂一樣。日本神社是指人間之上(天上)的神,當祂結束神的身份後,「擬人化」的下凡來,所居住的場所一般稱為「神殿」。在日本神社的發展過程中,原始時期最初是表現出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意。到了彌生時期才有真正崇拜的祭祀對象,大多為祖先以及五穀之神。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日本人將神道視為國家宗教,日本天皇則為天神指派到人間的管理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神道再度恢復獨立,並分為13流派。

神社建築主要是指構成日本神社的建築樣式。一般包括安置神位的本殿,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放置祭品的幣殿;其他的日本神社必要配置還包括有高麗犬(狛犬)、石燈籠、手水舍、鳥居、參道等設施。至於標準的日本神社施設,除了應具備有本殿(神殿)、拜殿、社務所、手水舍、鳥居之外、祭典必要的設備也必須一應俱全。在此規定下,日本神社的基本設置配備應當包含有以下構成元素:本殿、拜殿 、樓門、神樂殿(祭器庫)、渡殿、神饌所、社務所、納庫、手水舍、石燈籠 、狛犬(高麗犬)、拼垣、住宅、廁所。


進入日本神社的參拜者列隊祭拜的主要殿室-拜殿

「拜殿」是日本神社建築物中最巨大的建築,基本設置為中央一間外加兩邊附「垛殿」各一間;這兩間「垛殿」原是存放祭器和舉行神社祭祀時,演奏神樂的地方,因為日本神社祭拜時需要奏神樂或舞神舞。「拜殿」是一般前往日本神社參拜的朝拜者,列隊祭拜的主要殿室,「拜殿」基本上與台灣傳統寺廟建築的「正殿」相似,但是空間機能卻不儘相同,主要是因為「拜殿」並不是供奉神祇的主殿。

通常日本神社在「拜殿」的正中央設有四扇大門,兩側各設窗戶一樘,背面中央與前面開設同式四扇門,在舉行神社祭典時,由「拜殿」可以直視神殿,彼此間並設有通廊相連接。「拜殿」的左、右方各附設有一「朵殿」,主要的用途是作為「神樂殿」及「祭器庫」,總計共有5開間,建物主體以圓木柱及蔀(木格狀板牆,用以遮蔽光線之物 )建造,前後8扇門皆各由一完整的珍貴木料(板唐戶)所製作完成,可說是相當的珍貴。

其中比較特殊的地方是,「拜殿」的玄關特別採用「三開間」獨立柱式,正中央設有4扇大門,其所使用的木板尺寸為厚3公分、寬65公分、長240公分,此種規格目前已甚難取得。「拜殿」所使用的木柱之柱礎採用石墩,柱腳則使用銅片包覆,除了平時作為神社的裝飾之外 ,最主要的用途是防止雨水侵蝕造成腐朽。各部構造施作方法,類似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工法,具有明顯唐朝建築風格之遺風,給人一種樸素優雅、神聖莊嚴及雄偉有力的感覺。至於「拜殿」兩側附有的「朵殿」空間配置,原本的日本神社用途為「祭器庫」(平時存放祭祀器具的地方)以及「神樂殿」(舉行祈禱國民平安無事的祭神舞樂奉納儀式的地方)。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