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金刀比羅神社BeFunky_B&w_1542BeFunky_B&w_1541BeFunky_B&w_1551  

從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到基隆神社的歷史沿革

基隆神社是日治時期位在臺灣臺北州基隆市義重町(今基隆市)的日本神社,原址為今基隆中正公園忠烈祠。基隆神社的前身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其為日治初期由台灣民間募集資金所創設的無格社之一,根據相關文獻記載,1910年(明治43年)7月19日,日本人賀田金三郎、荒井泰治、澤井市造、佐藤一景、木村久太郎及木下新三郎等6人為於基隆建立日本神社,乃經由當時的臺北廳長井村大吉向臺灣總督府提出金刀比羅神社建立申請書,該案經臺灣總督府承辦單位地方課初審認可後,遂於翌年1911年(明治44年)2月16日由該課主任湯川寬猛擬案,經課長楠正秋和代理民政長官高田元治郎陳請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核可後,於2月23日以指令第907號函覆同意辦理。

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基本上屬於民間設立的日本神社,與前述的神社不同的是,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倡建者多為基隆地方上的有力人士,並且因其建設的工程規模較大,神社境地涉及到臺北廳的公園預定地,需正式向所屬機關借地申請建造。1910年11月基隆金刀比羅神社舉行地鎮式(類似破土儀式)開始建造,1911年中逐漸完成本殿與石階。同年由也是神社發起人之一的澤井市造,遠至香川縣金刀比羅本社迎取分靈暫置於臺北住所,至本殿落成後,1912年3月才舉行遷座式,將分靈安置於殿內後再行鎮座式,前後時間共歷時一年多。

基隆金刀比羅神社於1912年(明治45年)3月9日舉行鎮座式,並於1915年(大正4年)11月7日增加供奉能久親王、開拓三神與天照大神後,再度改名為基隆神社。其神社等級雖遠不及位於劍潭山的台灣神社,但對於日治時期居住在基隆的日本人來說,卻是重要的精神象徵,當時無論是停泊在基隆港內的軍艦軍官,或是重要的日人紳商團體,都必定要上山參拜。加上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地處港側的山丘上,可以遠眺基隆內港與市街景觀,所以很快就成為基隆當地的風景名勝與重要地標。

金刀比羅神社本社原位於現今日本九州香川縣,成立年代已不可考,原本稱為金毘羅大権現,祭祀佛教神祇金毘羅(來自梵語Kumbhira之漢譯,日語コンピーラ),為藥師如來12神將之一。因其位置位於象頭山上,可俯視瀨戶內海,加上金毘羅亦有鱷魚神格化的傳說故事,故演變為具有航海守護神的性質,也因金刀比羅神社的航海守護神性質深入人心,故日本人要在以港口為特色的基隆倡建地方神社,金刀比羅神社的分靈是再適合不過。如同媽祖對於渡海來臺的漢人移民的重要性,日本人也希望金刀比羅神社的分靈能保護常於日臺間從事航海貿易、漁業的日本人。故除了基隆之外,高雄(打狗)、蘇澳等港口由日本移民所建立的地方神社,一開始也是以金刀比羅神社作為分靈的主要對象。

1915年基隆金刀比羅神社正式改名為基隆神社,日治時期來往日本、臺灣兩地的日本人,只要經基隆港出入港,幾乎都會至基隆神社參拜,祈禱或感謝平安著陸。基隆神社一整年的年中行事非常多,並且依照重要性與規模大小分為大祭、中祭、小祭與恆祭。41在紀元節、祈年祭、天長節、例祭、始政紀念日等節日除了基隆官民重要士紳參與儀式外,也會動員小、公學校學生、各婦女會、青年團等基隆市民參與參拜等活動。1935年基隆市役所起草請願書,向州廳、總督府提出基隆神社昇格申請,在總督府報請內務省後,終於至1936年(昭和11年)3月25日正式公告基隆神社列為縣社,主祀能久親王、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天照皇大神、大物主命與崇德天皇。

進入太平洋戰爭時期後,基隆神社在國家神道的大力扶植下,不僅擴張祭典規模、且不論大小活動均強力動員數量眾多的臺日人民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隆神社原神社建築遭到國民政府刻意拆毀,改建成基隆市忠烈祠。今日基隆中正公園忠烈祠入口中國式牌坊下的階梯即是昔日通往基隆神社前身基隆金刀比羅神社的參拜道,鳥居於1969年改建為現在的中國式牌坊,順著參拜道拾級而上在第二參拜道右側可見一日式石燈籠,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的原物,續上忠烈祠牌坊前立有一對狛犬,也為基隆金刀比羅神社的原物,位於參拜道終點的忠烈祠主建物為原神社拜殿所在地,而主建物後方的烈士堂為原神社本殿原址。金刀比羅神社原建物本來是採取東西走向面向港口的設計,然日治末期為南進政策而將神社方向改為北南走向。

 

參考資料:陳凱雯. 〈日治時期基隆神社的興建與昇格之研究〉. 《臺灣學研究》. 新北市: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