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學校(老松國小)  

 

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小學之一- 艋舺公學校(老松國小)

臺灣的現代化教育萌芽於日治時期(1895~1945年),當時在日本殖民政府雙軌制教育政策下,衍生出日人專屬「小學校」與臺灣人專屬「公學校」的個別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小學校」及「公學校」改制而成的「國民學校」即為國民政府所接收,並多數沿續作為學校校舍使用。

老松國民小學位於北市萬華區桂林路64號,其前身為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創立於西元1896年,為日治初期台灣最早的一批小學之一。當時利用寺廟(艋舺學海書院)作為臨時校舍,至1907年才遷至現址,並改稱「艋舺公學校」,學校初期建造木結構校舍。據當時校舍平面圖來看,校園三面有教室,中央留設一大操場,此構圖配置為日治時期最常見的小學標準規劃型態。後至1920年代末,因木造校舍毀損過鉅已不堪使用,於是改採用RC鋼筋混凝土構造,但校舍仍維持原先的三面式佈局設計。   

老松國小的校舍雖屬對稱式的佈局,但教室空間高敞,光線明亮。走廊設計為半圓形拱門狀的長廊設計,建築物本身帶有一股古典風格,它是日治中期台灣的小學校舍之典型建築,值得作為古蹟永久保存。   

老松國小從西元1896年創建以來,培育造就了無數艋舺地區的優秀人才,對社會貢獻良多,在台北市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松國小鄰近艋舺龍山寺、艋舺祖師廟。原校地的一部份目前已經改為剝皮寮歷史街區,並另設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老松國小在1960年代曾經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小學。通常是一個年級就有24班,一班有50~70多人不等,於是六個年級就有一萬兩千多人。這個全世界最大小學的頭銜,後來被台北縣的秀朗國小或其他小學奪去了。老松國小的校舍建築係採用半圓形拱門的長廊設計,頗具古樸典雅之藝術風格,目前已被臺北市政府列入臺北市定古蹟。


老松國小大事紀要:

1896年5月:「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創立,校址於艋舺學海書院內。

1907年1月:改稱「艋舺公學校」。校址移至今地址。(蓮花池畔)。

1922年4月:改稱「老松公學校」。

1941年4月:改稱「台北市老松國民學校」。

1945年11月:改稱「台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學校」。

1946年7月:成立「台北市老松初級中學」,校長由國民學校校長兼任。

1947年7月:「老松初中」改稱「台北市立老松商業職業學校」。

1966年9月: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班級數和學生數全球最高紀錄(但其後遭到台北縣立後埔國民小學及台北縣立秀朗國民小學超越)。

1968年8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改稱「台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

1978年8月:附設「台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補習學校」創立,原「民眾補習班」廢止。

1990年3月:行政區域變更,改稱「台北市萬華區老松國民小學」。

1996年5月:建校一百週年校慶。

2006年5月:建校一百一十年校慶。


註:日治初期日本人在臺灣的教育分為日本人和臺灣人雙軌制,臺灣人的教育依據總督府頒布的學校官制、規則和學校令,在台日人的教育則根據日本內地的學制。因此,台灣小孩就讀「公學校」,而日本兒童就讀的,另成一系統,叫做「小學校」。「公學校」與「小學校」課程內容不同,深淺也有別。另外,在中等以上的學校,臺灣人和日本人也有明顯的差別待遇。

1922年2月,總督府頒布「臺灣教育令」,明訂中等以上學校(師範學校除外)取消臺、日人的差別待遇。不過,這只是在形式上臺人可以接受與日人程度相同的中等以上教育,實際上,「共學」的結果,只是提供在台日人子弟更多的教育機會,臺灣子弟因為在起跑點上仍佔劣勢,難以和日人子弟競爭。

1941年,臺灣總督府再度修訂「臺灣教育令」,取消「公學校」和「小學校」的差別,一律改稱「國民學校」。


綜合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