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中  

日治時期台灣原有的高等女學校編制

圖片說明:1950年,因國共內戰,國民政府轄下的立法院被迫遷至台灣,當時隨之而來的立法委員約380餘名。在遷台以前,立法院舊址位於南京市中山北路上(今軍人俱樂部)。立法院遷台初期,以台北市中山堂作為臨時會址,1960年始遷入目前台北市中山南路的現址,該建築物在日治時期為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的校舍。


台灣總督府為使台灣殖民教育系統更完備,於1916年9月正式向日本內務省提出「台灣教育令案」,但此案卻被當時的中央官廳擱置頗久,直到1918年7月才提交內閣會議討論,內容也經過重大修改,經過樞密院修正的「台灣教育令」,可以說是同時兼顧了數年來中央官廳與現地總督府的考慮,而且又符合當時台灣實行制度的折衷而實際的法令。1919年1月,這個經過樞密院修正的「台灣教育令」以勅令形式公布,成為最初明文化的台灣殖民地教育基本法,接著1921年台灣總督府也提出類似的「台灣教育令改正案」,而至1922年2月,公布了新「台灣教育令」。此令公布後,中學仍保持男女分校不能共學的傳統,男學生進的是「中學校」,女學生只能進「高等女學校」。

在公立中學成立有法源依據後,台灣各地即陸續成立了: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今建國高中)、台北州立台北第二中學校(今成功高中)、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今基隆高中)、新竹州立新竹中學校(今新竹高中)、台中州立台中第一中學校(今台中一中)、台中州立台中第二中學校(今台中二中)、台南州立台南第一中學校(今台南二中)、台南州立台南第二中學校(今台南一中)、台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今嘉義高中)、高雄州立高雄第一中學校(今高雄高中)等十所;至於公立高等女學校部份,亦有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中) 、台北州立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高)、台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 (今基隆女中)、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 (今新竹女中)、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 (今台中女中)、台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今彰化女中)、台南州立台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台南女中)、台南州立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今家齊女中)、台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今嘉義女中)、高雄州立高雄第一高等女學校(今高雄女中)等十所。

舊制高等女學校(日語:こうとうじょがっこう),是指日本戰敗前(1945年),日本政府在台灣、中國東北、朝鮮、南洋諸島等殖民地及日本本島為女子所設立的中學體制,男子所就讀的中學稱為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與中學校同屬同等學力,太平洋戰爭結束,台灣本島及朝鮮半島即改稱為女子中學或高女,中國東北則改為完全中學,甚至於西元1968年台灣施行九年國民教育後,全改制為女子高級中學或一般的高級中學,而日本於1948年的學制改革後,全部改為男女兼收的高等學校,舊制高女的目的是為了使在當地的日本人能在當地接受中等教育,當然還有招收少數的當地人。


日治時期台灣原有的高等女學校編制:

台北州:

1.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2.台北州立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戰後廢校,今立法院)
3.台北州立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4.台北州立台北第四高等女學校(戰後改制,今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5.台北州立基隆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
6.台北州立宜蘭高等女學校(今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7.基督教淡水高等女學校(今合併成台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

花蓮港廳:

1.花蓮廳立花蓮港高等女學校(今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

台東廳:

1.台東廳立台東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台東女子高級中學)

新竹州:

1.新竹州立新竹高等女學校(今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台中州:

1.台中州立台中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台中女子高級中學)
2.台中州立台中第二高等女學校(戰後與二中合併,今國立台中第二高級中學)
3.台中州立彰化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

台南州:

1.台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1979年與虎中合併,今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2.台南州立台南第一高等女學校(戰後與台南第二高女合併,今國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
3.台南州立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
4.基督教長榮高等女學校(今台南市私立長榮女子高級中學)

高雄州:

1.高雄州立高雄第一高等女學校(今高雄市立高雄女子高級中學)
2.高雄州立高雄第二高等女學校(1943年由農業實踐女學校升等為高等女學校,今高雄市立新興高級中學)
3.高雄州立屏東高等女學校(今國立屏東女子高級中學)

澎湖廳:

1.澎湖廳立馬公高等女學校(今國立馬公高級中學)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