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南端的燈塔-墾丁鵝鑾鼻燈塔

「墾丁」一詞,本義為「開墾的壯丁」,其地名源自於清朝領台時期的光緒三年(1877年)官方設置招墾局,成功募得粵籍客家人在此搭寮墾荒,故得名為墾丁寮。《恆春縣志》也曾經記載墾丁庄為「客番雜居」(客家人與原住民雜居)的村落;另外也有在清朝同治年間開墾之另一說法,墾丁寮舊址位在大尖石山山麓,本只是個小地名,今日一般指墾丁路夜市(仍在大尖石山下)。由於後來「墾丁」成為國家公園名,所以一般也泛指整個恆春半島觀光地區。「鵝鑾」是台灣原住民排灣族語「帆」的譯音,因附近的香蕉灣有石似帆船,遂以之取名,加以該地形如突鼻,故稱「鵝鑾鼻」。

在19世紀中期,世界各國船隻常常途經台灣南部鵝鑾鼻近海,由於船隻常在鵝鑾鼻外海的七星嶼附近觸礁翻覆。清廷在當時美、英、日等各國列強的強大壓力下,於清朝光緒7年(1881年)特聘英國技師畢齊禮(Michael Beazeley)於鵝鑾鼻岬角興建燈塔,隔年鵝鑾鼻燈塔落成,一共花費了20餘萬兩白銀。清朝光緒9年(1883年)鵝鑾鼻燈塔正式開燈啟用,由於鵝鑾鼻燈塔在初建時經常遭受當地原住民的侵擾,故在其塔基部位築有砲台,圍牆上也開鑿有槍眼藉以自衛,牆外四週並挖設壕溝,墾丁鵝鑾鼻燈塔建成後曾派有武裝士兵輪流守衛,是當時世界上少見的武裝燈塔。

後來日清爆發甲午戰爭,由於大清帝國戰敗,包括台灣及澎湖列島等領土在馬關條約下割讓給日本帝國,清軍恆春知縣奉令於撤退時將鵝鑾鼻燈塔炸毀。後來鵝鑾鼻燈塔於日治初期,即日本明治31年(1898年),經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撥款再度動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墾丁鵝鑾鼻燈塔又被美軍轟炸機炸燬,戰後接收台灣的國民政府依日治時期鵝鑾鼻燈塔的原建築予以修復並一直使用至今。一直以來,墾丁鵝鑾鼻燈塔的塔身都採用全白的醒目外觀顏色塗裝,為圓柱形設計的建築物,鵝鑾鼻燈塔為白鐵製造,塔高24.1公尺,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1,800,000支燭光,每10秒一閃,照射距離達27.2浬,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鵝鑾鼻燈塔的周長為110公尺,燈塔的外觀以砲壘為建築形式,並以砲台作為塔基,而且在圍牆上設有槍眼,四週更設有壕溝,為當時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白色圓形鐵塔內共分五層,第一層儲煤油,第二層置格林砲,三層為洋人休憩所,四層則設置榕林砲,第五層則為燈塔的光源所在。鵝鑾鼻燈塔由於整體的建築外觀非常具有特色,於日治時期的1929年曾經被日本殖民政府定為當時的台灣八景之一,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遭美軍炸毀,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有鑑於鵝鑾鼻燈塔的重要性,陸續將其修復和改建,並首度換裝新式的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是目前台灣地區光力最強的燈塔,並享有『東亞之光』的美稱。1982年鵝鑾鼻燈塔正式被列為墾丁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

關於在恆春半島成立國家公園的計畫其實早在日治時期即有日本的學者提倡。在台灣最早的大屯、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三處國立公園成立後,1936年4月臺北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在其論文《臺灣の國立公園》中,認為台灣既存的新高阿里山、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皆為大同小異的山岳地帶,主張應於當時大日本帝國唯一的熱帶地恆春半島增設國立公園,範圍為台東與屏東一線以南的全部區域和包括大武山等高山,可惜當時的日本殖民政府並未採納早坂一郎教授的建議。今日的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早成立的國家公園,全境位於屏東縣,即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陸地面積18,084公頃,海域面積15,185公頃,海陸域合計共33,269公頃,園區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4公里,全境屬熱帶,為台灣南部的熱門觀光勝地之一。墾丁國家公園視野遼闊而且三面環海,東面為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陸地範圍西邊包括龜山向南至紅柴之台地崖與海濱地帶,南部包括龍鑾潭南面的貓鼻頭、南灣、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的海域。


綜合參考資料: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