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並簽下了馬關條約。該條約中,清朝將台灣割給日本。1895年夏初,日軍在台灣北部的澳底登陸。同年秋末攻下台南。而這場稱為乙未戰爭的日台戰事,從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到10月22日控制台灣全境,整整約略持續了5個月。這期間,日本於台北設立台灣總督府,並任命負責攻台全權事宜的海軍大將樺山資紀擔任首任的台灣總督。

隨著局勢漸趨掌控,日軍從1895年11月開始抽離攻台的35000精銳部隊,首先渡船回國的是近衛師團。翌年,則陸續調離日本第二師團兵士。不過,礙於台灣島內零星游擊頻仍,日軍仍預計於台灣北、中、南三地部署戰術兵力,以協助憲警維護治安與制止反日抗爭。而這些以守備為主,分據台北、台中、台南三地方約20000人軍隊即為台灣守備混成旅團。

1986年4月6日,日本明治政府公佈《台灣守備混成旅團司令部條例》,規定台灣全地設數個台灣守備混成旅團,並分設司令部。旅團司令由陸軍少將擔任,並直接隸屬於台灣總督府之台灣總督。條例中還明確規定旅團任務為掌管台灣治安及「鎮壓匪徒」。為了確保此任務能夠達成,條例規定各地旅團司令權管陸軍兵力外,亦有指揮地方憲警及地方官員權利。

日軍依其法律,隨後於台灣台北,台中,台南三大地方設立旅團,並在基隆、馬公兩地方分設要塞砲兵團。每個旅團,基本上是由旅團本部、2個獨立步兵聯隊、旅團砲兵隊、旅團工兵隊等單位構成。其中步兵聯隊又轄三支步兵大隊,每一大隊又由四步兵中隊編成,而每步兵中隊為250人左右。依此略為計算,每獨立旅團兵力約6500餘人,而該台灣守備旅團總兵力達20000人。

在火力、 機動力還是作戰能力上,守備旅團都較原本攻台的近衛師團與第二師團主力部隊薄弱,一般是以靜態守備任務為主。

台北守備混成旅團
˙即台灣守備混成第一旅團
˙台灣守備步兵第一聯隊(兵員來自東京)
˙台灣守備步兵第二聯隊(兵員來自仙臺)
˙騎兵中隊
˙砲兵中隊
˙工兵中隊

台中守備混成旅團
˙即台灣守備混成第二旅團
˙台灣守備步兵第三聯隊(兵員來自名古屋)
˙台灣守備步兵第四聯隊(兵員來自大阪)
˙騎兵中隊
˙砲兵中隊
˙工兵中隊

台南守備混成旅團
˙即台灣守備混成第三旅團
˙台灣守備步兵第五聯隊(兵員來自廣島)
˙台灣守備步兵第六聯隊(兵員來自熊本)
˙騎兵中隊
˙砲兵中隊
˙工兵中隊

要塞砲兵
˙基隆重砲大隊
˙馬公重砲大隊

1896年6月之後,芝山岩、三角湧、雲林三地的台灣游擊力量迅速被擊敗後,各地混成旅團任務開始以緝捕盜匪為主。1907年8月,日本軍方、日本政府與台灣總督府在研議後,決定以「統治權漸趨穩定」,「恢復民政」等由撤除三地之守備混成旅團,並將地方治安維護權利全部交還警方。而台灣駐軍於廢止所屬六步兵聯隊之後,將旅團重新縮編成台灣守備隊,兵力則從兩萬人驟降至6400名兵員左右。重編後,僅在台北與台南各設台灣第一及第二守備司令部,兩司令部轄下各擁一聯隊之步兵與山砲中隊,另外則在基隆與馬公各設一要塞重砲隊。1919年,因應台灣總督轉為文官,台灣守備隊則再整編為台灣軍,另派台灣軍司令官。

除此,以台灣為名的同類型軍隊,尚有成立於1939年1月31日,由來自台灣軍的波田支隊、飯田支隊改制重編的台灣混成旅團。以使用毒氣聞名的此旅團則於改編前後參與了中日戰爭的武漢會戰及之後的南洋戰爭。而1939年-1945年間編成的台灣混成旅團雖仍以台灣守備隊為主,但名稱、功能與編制上,均以19世紀末的台灣守備混成旅團大相逕庭,其成員也涵蓋高砂義勇軍與台籍志願軍與台人徵兵。

台灣軍,日本台灣軍司令官轄下常駐台灣的部隊之統稱,成立於1919年,是由1907年成立的台灣守備隊擴充而成,而更早之前則為1896年-1897年編成的台灣守備混成旅團。

台灣軍為台灣日治時期,日本台灣軍司令官轄下常駐台灣的部隊之統稱,成立於1919年,是由1907年成立的台灣守備隊擴充而成,而更早之前則為1896年編成的台灣守備混成旅團,而這階段的軍事統領,皆由台灣總督兼任。

台灣軍主官為台灣軍司令官,而組織下轄台灣守備隊(台北)、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台北)、台灣步兵第二聯隊(台南)、台灣步兵第三聯隊(台中)、台灣山砲兵大隊(台北)、基隆重砲兵大隊(基隆)、馬公重砲兵大隊(馬公)、飛行第八聯隊(屏東)、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於昭和19年(1944年)擴充改組為「第十方面軍」,統轄沖繩、台灣、澎湖的防衛作戰任務。

後期擴編為第十方軍的台灣軍軍事持久防衛戰略,係將重兵部署於西海岸,南部以高雄為重心,北部置重兵於台北,另於彰化、新竹設兩個重兵游擊師團,可以增援南北作戰區,這也是以軍事力量,第一個完整防衛台灣本島的作戰構想。而依照戰後投降盟軍的資料來看,台灣軍之兵力約在17萬左右。


台灣軍司令部編制 (1935年(昭和10年))

台灣軍司令部
˙台灣守備隊司令部(台北)
˙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台北)
˙台灣步兵第二聯隊(台南)
˙台灣山砲大隊(台北)
˙台灣高射砲第八聯隊(屏東)
˙基隆要塞司令部
˙基隆重砲大隊(基隆)
˙澎湖島要塞司令部
˙馬公重砲大隊(馬公)
˙飛行第八聯隊(屏東)


第十方面軍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昭和19年(1944年),沖繩守備隊(第32軍)劃歸台灣軍管轄,台灣軍擴充改組為「第十方面軍」,統轄沖繩、台灣、澎湖的防衛作戰任務,所轄第32軍後來於美軍登陸沖繩島時全滅。日本投降時,台灣的陸軍之兵力約為17萬5千人、海軍約為4萬6千人。

台灣軍之歌 (1940年)
這首「台灣軍之歌」是日本勝利蓄音器於1940年10月發行的「國民歌」曲盤, 由臺灣軍報導部作詞, 山田榮一作曲, 灰田勝彥唱。

這首歌第一段描述位處西太平洋要衝,日本帝國南進管鑰的台灣,由堅強的台灣軍鎮守。第二段歌頌乙未戰爭期間在台灣病故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後五十年間一直被奉為台灣軍的精神楷模。第三段歷數中日開戰後,台灣軍被派往上海、南京、武漢、海南島與南寧馳援時的武勇。第四段自負在建設遠東新秩序時,台灣軍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據李雲騰先生的解說增補)。

1943年7月推出的電影「莎勇之鐘」,有應台灣總督府的請求,在歡送軍人出征的篝火會,由女主角李香蘭兩度率眾齊唱「台灣軍之歌」。李香蘭以她精湛的古典聲樂造詣,將此歌詮釋得波瀾壯闊、氣吞牛斗,隱然重現大航海時代以台灣為基地的艦隊,馳騁大洋,七海爭霸的海國雄風。

戰前以台灣軍為主題的歌曲,還有1932年的「臺灣軍の歌」(白坂義道作詞,長保征夫作曲)以及「光輝かがやく臺灣軍」。


臺灣軍の歌

作詞: 臺灣軍報導部、作曲:山田榮一、唱:灰田勝彥、曲盤發售日: 1940年10月


太平洋の空遠く  輝やく南十字星
黒潮しぶく椰子の島  荒浪吼ゆる赤道を
睨みて立てるみんなみの
護りは我等 臺灣軍
あゝ 嚴として 臺灣軍

歴史は薫る五十年  島の鎮めと畏くも
神去りましし大宮の  流れを受けて蓬莱に
勲をたてしみんなみの
護りは我等 臺灣軍
あゝ 嚴として 臺灣軍

滬寧のいくさ武漢戦  海南島に南寧に
彈雨の中を幾山河  無双の勇と謳われて
精鋭名あるみんなみの
護りは我等 臺灣軍
あゝ 嚴として 臺灣軍

今極東の黎明に  興亞の鐘は鳴り渡り
五億の民が共栄を  目ざして築く新秩序
前衛としてみんなみの
護りは我等 臺灣軍
あゝ 嚴として 臺灣軍



台語譯詞:李雲騰
台灣軍之歌


太平洋上 天遙遠,南十字星 閃閃光
黑潮溢洗 椰子島,波浪沖過 赤道線
睨目企騰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歷史芬芳 五十年,戰死做神 盡本分
鎮守本島 北白川,所傳士魂 蓬萊存
建立武功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上海事變[上海・南京戰] 武漢戰,海南偏島 南寧奔
鑽過彈雨 幾山河,勇氣無雙 眾人問
精銳出名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現今極東 黎明期, 興亞鐘聲 響齊勻
五億人民 共存榮, 一新秩序 建設勤
前線遙遠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參考資料: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臺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施亞軒,《台灣的行政區變遷》,2003年,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茆昔文,《抗日運動與總督府官制的改編》[1]

《台灣的故事-大東亞戰爭》,[2]

曹豐逸,《日本「武士道」與台灣的「現代化」》

李雲騰著「歷經烽火」 (2000年), p. 156-157。

廣島大學・吉原達也教授著: 「台灣軍の歌」覚書 ― 日本統治下台灣諸歌の一齣 [5]

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