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hotos by eairforce

Taipei City (Chinese: 台北市; literally "Northern Taiwan City") is the largest city of Taiwan and th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mmonly known as "Taiwan"). Situated at the tip of the island, Taipei is located on the Danshui River, and is about 25 km southwest of Keelung, its port on the Pacific Ocean. Another coastal city, Danshui, is about 20 km northwest at the river's mouth on the Taiwan Strait. It lies in the two relatively narrow valleys of the Keelung (基隆河) and Xindian (新店溪) rivers, which join to form the Danshui River along the city's western border.The city proper (Taipei City) is home to an estimated 2,607,428 people.Taipei City, Taipei County, and Keelung City together form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with a population of 6,776,264.However, they are administered under different local governing bodies. "Taipei" sometimes refers to the whole metropolitan area, while "Taipei City" refers to the city proper.

Taipei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Taiwan.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s located in Taipei, as well as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which has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Chinese artifacts and artworks in the world. Considered to be a global city,Taipei is part of a major industrial area. Railways, high speed rail, highways, airports, and bus lines connect Taipei with all parts of the island. The city is served by two airports - Taipei Songshan and Taiwan Taoyuan.

Taipei was founded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center for overseas trade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n the Qing Dynasty, made Taipei the provincial capital of Taiwan in 1886. When the Japanese acquired Taiwan in 1895 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hey retained Taipei as the capital of the island.The Republic of China took over the island in 1945 after Japan's defeat in World War II. After losing the Chinese Civil War to the Communists, Chiang Kai-shek and his government retreated to Taiwan and declared Taipei the provisional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December 1949.


台北市地理位置

台北市位於台灣北部,東經121.6度、北緯24.9度,台北市總面積為271.8平方公里,為一個盆地地形,蘊藏了綠化休閒、人文藝術、歷史古蹟文化等等內涵;台北市花為杜鵑花、市鳥為台灣藍鵲、市樹為榕樹;台北市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環境,包含台灣最早完成的台北捷運網絡和桃園國際機場、多條高速道路等重要交通要道。

台北市的發跡歷史

台北市的歷史可追溯至1709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也可從1884年台北府城建城算起。事實上,依照考古所獲得的相關證據顯示,早在7000-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台北市內的圓山與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化。

而台北市的歷史發展,更是早在舊石器時代就開始成為早期平埔族生活的聚集地,而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及其他歷史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台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不過,在此段時間,並沒有精確的文字記錄,可供後人按年計月地細數臺北歷史史事。這種情況直至17世紀有其文字記載後,才有所改變。

至於後來的西班牙人及荷蘭人的入侵到鄭氏治台時期,台北都無明顯的開墾利用,直至18世紀初期福建閩南人和廣東客家人的漢族移民,到19世紀末期台北府城的建城,才讓台北成為台灣的首善之區,當時在清朝首任的台灣巡撫劉銘傳的建設下,台北成功的成為具有鐵路、電燈、電報的現代化都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也以台北作為行政中心;現在的台北市更成為揚明國際的都市;捷運、世界金融大樓、高鐵的完成更是讓台北邁向世界之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台北市成為省轄市,隸屬於台灣省,至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將原來16區調整為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文山區等12區。

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的台北市歷史

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又稱日據時代或是日本時代。詳細時序從1895年11月18日,日本國政府所屬台灣總督府舉行始政式到1945年10月25日一直到國民政府於台北中山堂舉行接受日本受降及接收台灣為止。日治時期主要接續清朝212年的統治,台灣實際統治者也由中國清朝政府轉由日本政府殖民統治。

日治時期依統治型態可分為始政時期、同化時期及皇民化時期。始政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主導的明治政府投入武力與經濟建設,改善台灣經濟基礎建設,弭平紛亂,同化時期則繼續文化及經濟建設,只是仍以經營殖民地的心態統治台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大東亞戰爭吃緊時,才以皇民化政策積極同化台灣。

始政時期(1895年-1910年)

1884年清法戰爭與1895年的乙未戰爭,是危及台北市的兩大戰爭。清法戰爭時從基隆進軍北台灣的法軍在進軍至暖暖一帶被清軍所擊退。不過緊接著的乙未戰爭,侵台日軍則越過台北城池防務工事直接進入台北城。

順利進入台北城,並以台北作為行政中心的日方統治者,對於以守備日本為主的台北城存在價值抱持不同看法。在1900年的市區改正計畫中,台灣總督府以街地整理與貫通道路為由,連同城內文廟、武廟一起,開始動手拆除台北城牆,並擴展整個台北市範圍。

撇開較引起爭議的破壞古蹟之舉,台灣總督府該拆城計劃實讓台北市範圍從的一平方公里範圍,擴展近數倍甚至數十倍,且藉由道路貫通,讓大稻程與艋舺兩大區域融合成為一城市。而這些交通上的改革,也包含隨後的鐵路改建,巴洛克式街道開通,對外橋樑等硬體設施。得此暢通的鐵道交通,台北迅速成為可直接控制全台西部走廊的台灣首都,不過也因得此方便,讓台北除了於1904年之際成為台灣最大的城市之外,也奠下了台灣人口南北失衡的前兆。

同化時期(1910年-1940年)

約略的台北市區改正後,台灣總督府於1930年代期間,陸續完成了台北做為台灣政經中心所需的軟硬體建設。而這些包含各主要機關的官署廳舍建設,大量公學校設立也促成了台北市範圍向外擴充,而此擴充則以南北向及城東為主。

由日本人組成的該政府或其所轄台北地方政府於治理台北初期,先將原本佔領城內清代留下的土地與建築,如舊有街屋及重要官署衙門,加以興建屬於總督府或日本新移民的所屬機關建築及住宅,並移民大量的政府官員家眷入台北城內。這區域包含當時西門街、府後街,一方面拆毀清朝的舊有建設,同期間又重新建造包含台灣總督府,臺灣銀行,台北州廳,專賣局等新官署廳舍。而這些大多位於台北城內的建物,通常華麗且寬敞又結構堅固,其使用狀態甚至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也提供台北市於戰後的復甦資本。

早在1895年,台灣總督府為了宣導國語已開始於台北各地普設國語傳習所,不久此教育機構更名為公學校。1919年台灣教育令頒布,台灣總督府開始實施半強迫性的義務教育,這項早於日本本土的教育政策雖說具實驗性質,但仍使台灣人於1930年代的就學率達百分之七十。而這些公學校設立的地點,通常就是漳泉漢人密集居住的大稻埕,萬華,大龍峒以及士林地區。

1920年代,以清朝舊台北城內部範圍為主的城內建築漸趨飽和,但卻還是有愈來愈多的日本內地人來到台北。在此不平衡的情況下,城內空間當時嚴重不足,地價又貴,於是有些人便在台北城區的西方,介於艋舺和大稻埕之間的空曠墓地興建市場、郵局、神社、學校,這個區域就是西門町,此地區直至2000年代,仍為台北市的著名鬧區,並以西門町徒步區帶動下的青少年日式流行文化延續至今。

1930年代期間,相較南北的發展,台北往東發展的發展趨勢則更為明顯。在以60萬人口為設計的台北市區都市計劃中,台灣總督府開始於台北東門附近的東區大量增設學校預定地,其中以東門町及富田町為最多,而隨著學校的大量興建,台北市大量民宅也隨之在此區域興建。然而這種官方主導公共建設,民間配合的都市東移政策,從1930年代一直沿用到21世紀的台北。

1935年,在南北與東區的快速發展下,面積不到百平方公里的台北市,共有日籍人士8萬人與台灣本地人18萬。若加上約兩成來自福建的商人,台北市人口突破32萬,而當時台灣人口則只有530萬。也就是說,只佔台灣面積千分之三的台北市卻佔據台灣總人口的6.3%。

皇民化時期(1940年-1945年)

1930年代末期中日兩國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中國八年抗日戰爭。包含台北市的台灣雖沒有直接牽連,卻仍因為戰時影響,當時所有台北市的經濟和建設均遭停滯,不但如此,許多住在台北的台灣閩南人與客家人也不得不皇民化與加入太平洋戰爭。另外,戰時也造成了全面性的物資缺乏與人口的大量流失。這種現象在1944年之後的盟軍空襲與市區人口疏散之後,更加明顯。這階段,包含榮町、京町、若竹町、老松町、兒玉町、古亭町所在的主要台灣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均遭程度不一的損壞,而台北學校,民宅也多有破壞。

1938年台北上空首度遭受美軍戰機空襲,起因是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1944年10月,美、日雙方在台灣外海上空爆發慘烈的空戰,美國軍機大舉空襲全台灣重要城市。該空戰後日軍從此喪失空中優勢,1945年初,美國成功登陸菲律賓,取得了前進基地的優勢,當時美國軍機如入無人之境的狂炸台灣各大城市。

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盟軍歷次空襲中,美國軍機出動架次最多、投彈最密集、傷亡人數最多的軍事行動。許多重要的地標包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臺大醫院、新公園等地,變成了滿目瘡痍的慘狀。當時包括因空襲而消失的建築物,有鐵道飯店、第二高女、中央研究所、台灣總督府圖書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度量衡所、台灣神宮、民政長官官邸等建築物。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台灣日治時期結束並邁入國民政府統治時期,而位於台北市中心的台北公會堂(中山堂),則為台灣總督府受降於國民政府的儀式行使地點,至此台灣正式脫離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


綜合參考資料:Wikipedia,旅遊資訊王,台灣大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