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00075.jpg 

Photo by eairforce

清朝時代的府後街-館前路

對於老台北火車站古老印象還懷有一些回憶的民眾,應該還能記得以前從老台北車站走出來時,正對面的遠端盡頭,是一條叫作館前路的街道吧?「館前路」主要拜面對日治時期台灣首座博物館之賜,有幸保留一個務實、明確的路名。其實,現在稱為館前路的這條道路,是老台北城裡一條相當有具有歷史意義的百年老路。它的最早起源,還可以追溯到清朝時代的府後街。「府後街」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條道路的地址是位於清代台北府城的後面,此點與臺灣清朝時代即命名的各地府前街、府直街、府中街的命名有相同的思考邏輯。在清朝時代台北的古老城市地圖裡,府後街是一條很早就存在的具有悠久歷史記憶的馬路。

在臺灣清朝時代的臺北府後街,是一條可以直通當時臺北的民間信仰中心-天后宮的主要街道。後來日清發生甲午戰爭後,清朝大敗,根據馬關條約將臺灣及澎湖正式割讓給國力日盛的日本帝國,臺灣也從中國的領土一變成為日本全球第一個海外殖民地,接收臺灣的初期,日本忙著剷平臺灣各地蜂擁而上的抗日游擊隊,直到日本統治臺灣後的二十世紀初期,在臺灣總督府大肆整建及重新規畫臺北的新市區道路時,才開始拆除清朝時代建築的台北古城牆,使得原有臺北的城內空間與城市佈局起了空前的大變化。

日本人首先在天后宮的舊址闢建臺北公園(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接著為了紀念治理臺灣有重大功績的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民政長官而興建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全部名稱是「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紀念博物館」)也跟著落成,從舊臺北車站(日治時期1901年8月興建落成的臺北驛)望見這條街的景觀,就從昔日信奉媽祖的中國式天后宮廟宇,變成採用仿文藝復興時期古希臘多力克式設計,外觀上綜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有著中央圓頂的歐風建築-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在日治時期,今日的臺北市衡陽路到館前路這一帶曾經是台北市最著名的商業區,高樓林立,銀行、公司、店舖、布莊滿布,說它是日本殖民統治與近代商業文明的重要指標一點也不為過。從日治時期榮町(衡陽路)、本町(重慶南路)到表町(館前路)所建構的臺北「城內」、日本人町的街市意象與當時艋舺(萬華)、大稻埕這些台灣人社區的整體外觀有著明顯的差異。

館前路全長不過五百公尺,大約是全台北市最短的道路之一,比起台北市某些大馬路的巷、弄還要迷你。不過,因地利交通之便,館前路同時也是串聯台北火車站與新公園(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國立台灣博物館的主要通道,也是銜接台北任何空間的一條重要交通路線。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小檔案: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即為今日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明治39年(1906年)12月,民政長官祝辰巳發起兒玉後藤紀念館,成立紀念營造物建設委員會,由臺灣全島官民捐資,選址於臺北新公園內,拆除原臺北天后宮舊址興建,設計工作由當時的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野村一郎與技手荒木榮一負責,施工者為高石組等單位。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其整體建築構造採用鋼筋混凝土及磚承重牆混合構造,主要裝修材料遠自日本引進赤阪的黑大理石及水戶產的白寒水石,木料則以臺灣本地產製的臺灣檜木為主,外牆以洗石子裝修飾面。因此,臺灣博物館建築的完成在當時無論是在構造技術及材料上皆無人出其右,而其壯碩的建築形態與優美的古典雕塑工藝,80年來一直被視為臺灣近代難得一見的建築瑰寶。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展覽館主要分為四室,樓上左側為歷史室,右側為動植物室,樓下左側為高砂族室,右側為華南,南洋,地質,礦物室;地下室則為預備空間,中央大廳兩側壁龕,分別豎立由新海竹太郎所塑的兒玉、後藤銅像。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作為當時日本海外領土的臺灣臺北也遭受盟軍飛機的猛烈轟炸,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也遭到戰火的波及,館藏損失極為嚴重,藏品僅存不足一萬件。

今日國立臺灣博物館的主要館藏為臺灣人文史料與自然產物,以地質、礦物、動物、植物、原住民以及歷史的收藏為主,並且還收藏了包括農業、水產、工藝、貿易、林產等資料,並保存近四萬件標本。目前於2樓將展品整合成「臺灣生物」及「臺灣原住民」兩大常設主題展。

綜合參考資料:維基百科,日治時期台灣古蹟物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UB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